> 赵鸿自然是知道刘伟准备派自己的诸葛亮前往东吴,但作为他身份的视角来看,他是不熟悉刘伟带来的那位年轻版诸葛亮的。
所以他按照了演义当中诸葛亮的选择,推荐了赵云抵挡魏军,魏延抵挡南蛮,邓芝出使东吴的推荐。
这自然是深得诸葛亮之心,他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说现在蜀汉中没什么大将了,其实能派出去的就那么几人,但是赵鸿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让邓芝出使东吴,足以说明对方的才智。
不过到这里,诸葛亮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说道:“本来老夫想要让你总领南方防线,魏将军前往巴东郡拒敌,但我听闻你在朝堂之上极力推荐自己前往巴东郡,不知道是何原因?”
赵鸿听到这里,向诸葛亮说道:“丞相,末将年龄尚小,资历不足,正是需要建功立业之时,南蛮王孟获生性多疑,定然不敢轻易进攻,所以很难有立功机会。”
“朱提两郡臣已经安排妥当,定然能全力配合魏将军,不必担心防守力量是否足够。”
诸葛亮点了点头,其实他心中还有一些考量,那就是魏延当初本是荆州刘表的部将,刘表死后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入荆州,这种反叛之举让他不喜。
再加上魏延脑有反骨,乃是反叛之相,故而诸葛亮不想要让魏延掌握太大的权利,否则他死之后无人限制。
如今还在用他,不过是因为无人可用罢了。
赵鸿也深知这一点,因此才笃定诸葛亮肯定会答应自己前去巴东郡的请求。
不过魏延脑有反骨,久后必反这种传言流传那么深,还得要托了演义的福。
在正史当中,魏延可是很早就跟随刘备,并且随着刘备一起拿下荆州和益州的。
只是最后诸葛亮去世之后,他不愿意受长史杨仪约束反攻杨仪,但此举使得手下将领心中不满,最终兵败举族被灭。
这么看来,魏延可从来都没有背叛过自己的主公。
不过那都是正史的事情了,赵鸿现在所在的是以演义为主,正史为补充的世界,因此魏延的关系也是按照演义来。
诸葛亮在沉思之后开口道:“我知道你那两郡扩军,如今手下已经有了七万大军,就率你本部兵马速速前往巴东郡进行阻击吧!”
赵鸿这七万大军有些水分,那三万屯田兵他是以运粮兵和后勤兵作为借口存在的。
诸葛亮自然也知道这种士兵算不了多大的战力,不过魏延本身就有军队,赵鸿的这些士兵用来守城倒也是够用,加上魏延的军队,孟获肯定不敢主动攻击。
赵鸿就带着最初那三万部曲前去巴东,加上巴东郡本身的守城士兵,守住十万大军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虽然加上守城士兵,对方的军队数量依旧是两倍,但是巴东郡的地势易守难攻,两倍的士兵还不足以将其攻下。
“是!丞相!”
赵鸿在诸葛亮这里领命,倒是不需要再经过刘伟的命令了,在蜀汉当中,诸葛亮的丞相令就相当于刘禅的命令,一个性质。
反正刘禅是不会和诸葛亮意见相左的,刘伟就更不会和赵鸿对着来。
赵鸿在领命之后很快就离开了成都,他的目的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