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专门建了子弟学校。”
她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老师都是正经师范毕业的,教学也严格。
孩子们上下学还有警卫护送,安全得很。
像智昱这情况,只要陆团长开个证明,就能进子弟小学。
登记过的话,还能申请特教老师随班辅导。”
陶采花说着,语气愈柔和。
“现在政策好,孩子有希望。”
冯湘湘对军区的事了解不多,正好趁这机会问问。
“那学校远吗?课程紧不紧?孩子能适应吗?”
她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智昱再被冷落、再被排斥。
陶采花也乐意讲。
她本就是个热心肠,平日最爱帮新来的家属解决各种难题。
“妹子,你看咱们这院子多整齐,现在军区刚改革,十多个家属院里,五个都是新建的,咱赶上了好时候。”
她抬手指了指远处几栋灰白色的楼房。
“那边就是新家属区,路都铺了柏油,晚上还有路灯。”
冯湘湘到底是当过兵的。
虽然服役时间不长,但基本的纪律、编制、管理她都懂。
军区的基本结构她心里有数。
她早就猜到不止一个家属院。
如今听陶采花一说,她才明白整个军区的规模远比想象中庞大。
陶采花聊了一阵大院的事,又绕回正题。
“智昱多大了?上一年级还是学前班?明天让这俩带他去学校转转?”
“他才五岁,按年纪该上育红班。
不过先不急,我打算过两天搭采买车去市里一趟,顺便给孩子买点书包、铅笔啥的。”
冯湘湘轻轻抚了抚耳边的碎。
她心里清楚,育红班虽然是集体照看孩子的地方,也能让孩子提前适应学校生活。
可她不想仓促行事,总得把该买的文具、衣物都备齐了再说。
军区里有个供销社,但东西少。
至于孩子上学要用的铅笔、橡皮、作业本,几乎看不到影子。
所以要买日用品,还得定期坐采买车进城。
这可不是随便就能去的事。
每个军属家庭要想搭车进城,必须提前登记,按楼栋编号排班。
可名额有限,还得遵守统一安排,不能擅自插队。
她知道,在这个时代,知识才是真正的出路。
所以她宁愿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
说完这事,冯湘湘抬眼看向陆清风。
她原本以为他一直在和另外几个军官喝酒聊天,压根不会在意她们女人家的碎嘴闲话。
她的目光不经意扫过饭桌另一头。
陆清风正端着酒杯,侧脸微垂。
他们刚才一直在喝酒闲聊,还以为他没留意这边的对话。
可事实上,陆清风从一开始就听得很清楚。
他没插话,也没抬头,只是默默记下了每一个细节。
可她刚一抬头,陆清风马上就看了过来,还冲她轻轻点了点头。
他的眼神平静而坚定,像是在告诉她。
“你说的话,我都听见了,也记下了。”
那一瞬间,冯湘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