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
李非伸手接过,看此物应是黄铜制成,一端突出一个内节,可以向外拉动,翻看底部,隐约可见一簇光亮。
“这是什么?我看内嵌之物像是玻璃。”李非问道。
“这是望远镜!是根据长安送过来的图样制备,两端确实镶嵌有玻璃,不过形制特殊,乃是薄片,一凹一凸,可以看清千步之外人的模样。”
“哦!?”李非兴致大增,在裴高远的指导下,单眼贴在镜筒之上,对准了院中三十步外的一朵小黄花,然后逐渐拉长镜身。
眼前的一片模糊逐渐清晰,在那一瞬间,那朵黄花几乎纤毫毕现,似是就在眼前。
“简直妙哉!”李非忍不住低呼了一声。
“如何!?”裴高远在一旁看着李非的表情,满脸的期待。
“这么一来,便可远观敌阵之变动,主将的位置,甚至兵力的配置都可一览无余。”
听李非说完,裴高远接着说道:
“大哥,可不光如此,最大的作用是可以用此物调整我们火炮弹丸的落点,炮口抬高几许,降低几许所对应的射距便可大概掌握。只要多用几次,那些炮卒即便不用望远镜,心中也能估算个大概,只不过咱们这次出兵还是有些仓促,没有时间针对演训了。”
“无妨!真打起来,凭借咱们手中的火器也足够用了。只是有了这个东西,我们便能先敌发现,先敌攻击,优势会更大!高远,筹备出兵还需几日?”
“还需三日,我需要成立一个马队,三匹马拉一门轮式火炮,这样不会拖累咱们的行军速度。所需的牵引绳索、铁件、马匹需要两日准备,最后一日集中装配。还有粮草、火药、弹丸这些,这次要带足,不能再像剑南那般。”
“好,先给原州太守去一封信,就说咱们或短时驻留原州,让他做好接应,另外,我昨晚给郭子仪写了一封回信,派快马给他送过去。”
“恩,我这就去办,不过大哥,这次咱们出兵,你准备帮谁,我心里得先有个数。”裴高远临走时问道。
“我其实心里也并不十分清楚,且行且看吧!”李飞叹了口气说道。
“大哥无需为此费心,不管如何,咱们都是掌控局势之人,一切按大哥指派行事。”
裴高远说完转身离去。李非又唤来杜怀安,说自己已改变主意,决定出兵,让他上疏长安,说灵州已经决定护长安周全,让代宗下旨,沿途州郡不可拦阻,以免贻误战机。
三日过后,一切准备妥当,为防万一,李非让裴高远留了两名副将驻留灵州,一人分管一万人马的兵权,并嘱咐他们要始终注意吐蕃的动向,一旦有了变数,以原州为接应点,分兵调配,不到万不得已两队人马绝不可全部出城,城中至少有一万人马护城。又交待王灿,让他对杜怀安不要掉以轻心,需暗中关注其一举一动,不可大意。
而后,李非和裴高远再一次率兵出城,向原州方向开去。
很快长安得到消息,代宗闻听之后大喜过望,随即重赏韦坚,引得鱼朝恩心中相当不悦。次日政事堂议政,鱼朝恩对韦坚阴阳怪气的说道:
“左相果然好手段,仅仅三言两语便成功劝灵州出兵,居然比圣上的话还有分量。”
韦坚压根没有理会,只是自顾自的翻看着各地呈上来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