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3)

于跟自己一个级别的小卡拉米,大家就看看各自的手段呗。

李想国想着,也回屋洗手,开始蒸豆包。

锅里放上水,架上锅叉和高粱秸扎的蒸帘。

再在上面铺上屉布。

拿着一棵大白菜掰开,洗干净,控干水,把菜叶一片片平铺,垫在屉布上面。

随后就开始用粘面子包上豆沙,做成一个个鸭蛋大小的圆球。

一个个整齐地摆在白菜叶上,彼此间稍微留出一丝缝隙。

尽管蒸熟还会粘在一起,却也好分开了。

原主的奶奶,到了锅边,都会留下空隙。

避免糊,也更好端起盖帘。

不过李想国喜欢吃锅巴,所以即便紧贴着锅边,他还是摆满了一圈豆包。

这样等着蒸熟了以后,贴在锅上的这些豆包,会长出一层厚厚的锅巴。

点火蒸起来。

随着白气氤氲,渐渐出现小米的香味。

接近半小时,撤火,掀开锅盖。

锅里的豆包愈发的黄澄澄的,也因为挨得太近,外加着蒸熟的面变软塌下来,所以这些豆包也都粘在了一起。

倒一碗凉水放在边上,用锅铲在已经粘在一起的豆包中间切下去,把它们分开。

用手蘸了凉水,伸到锅里拿起滚烫的豆包,放在边上的盖帘上面。

不过这个就要留些空隙,所以很快就捡了满满一盖帘。

锅里还剩下大半锅。

换了盖帘,全都捡起来。

用筷子夹起来一个豆包品尝一番。

相比饼子,少了油香,却更能凸显清香。

贴在锅边形成的锅巴更是酥脆香浓,非常可口。

不过他也只吃了这么一个就停了下来。

一则是刚吃过早饭没多久,肚子吃不下;再就是这总归是黏米,吃多了难消化,会“烧心”。

拿着盘子装了一盘,端着去了隔壁二黑子家。

这个时代的东北农村,人情味还是比较足的。

尤其是一个农业小组,关系更好。

家里做点什么新鲜的,也都会彼此送点尝尝。

东北有句俗话“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豆包不止算细粮,还算挺不错的饽饽,顶饿也是一流。

做了豆包,给各家送点,也是应有之义。

送掉大半锅,才算把小组一家不落地送过了。

收获一些感谢以及点评,也从那些奶奶、婶子们那里得到一些经验。

总体来说,李想国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还端回去好几样自家没有的吃食。

别人送东西给自己家,很少有让空着碗端回去的。

大半也会找点新奇的吃食当作回礼。

没给东西的,也不过是眼巴前没什么特别的东西。

回头自家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不会吝惜给他送来一份。

这阶段的农业小组,本身就是为了互帮互助,真的是取长补短。

后世的公社也都是在此基础上成立的。

最新小说: 最讨厌的青梅竹马是败北勇者 末世团宠:我带三个哥哥躺赢 网游之暗夜行者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海贼:混迹在草帽船上的混血忍者 忍界程序员 一念韶华 逆袭教授爆燃古时代 拥有空间力量的我是无敌的 火影:开局获得赛亚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