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的,主要是小车架,他根本就没找见。
要不然,他宁可自己花钱让他们组装一辆小车架的二八车子。
毕竟也就是个代步工具,只要能上牌能骑就行。
这辆车子挺新的,甚至就连墨绿色的漆皮都没几道划痕。
转动脚蹬子,除了链条传动,几乎没有杂声。
伙计介绍也说车子接近全新,就是摩电器被烧坏了。
如果放在前几年,这根本不是事儿。
不管是再配个新的摩电器,还是更换线圈维修都不成问题。
但是现在,中英没有建立实质的外交关系,贸易也几乎断绝。
整个四九城都没有摩电器卖,倒是有自己绕线圈维修的。
只是原车主嫌贵,外加拆了以后防水更差,可能回头又烧了,所以车主不想花钱维修。
她主要是偶尔要晚上用车,而市府要求夜间上路的自行车都得有灯,所以摩电器坏掉,这车对她就没什么用了。
李想国倒是真的想起来上辈子看到的,这一条似乎是前年发的市府令,交通管理暂行规则上面有一条是这么写的。
“车辆均须装设音响器夜间行驶必须燃点灯火。”
毕竟这个阶段,四九城大半街道都没有路灯,夜间行车如果没有照明,就容易导致车祸。
当然,摩电器没了问题也能解决,车行这里就有能替代摩电器的电池盒。
只是这年头电池费用太贵,一节就得好几千块钱,外加着还得出一笔电池盒的加装费用。
不过车主也不想换,觉得骑的次数不多,每年得交不少税,最后干脆决定卖掉。
也因为各种随车的配件齐全,就连坏掉的摩电器也还在,所以这辆车价格比较高,要价九十万块。
不过因为这是二六的坤车,这年头儿出门上班的女性也少,这车就算新的都不如二八的车子好卖。
更何况还是一辆二手自行车。
这车放在店里两三个月也没卖掉,老板都嫌它占地方。
价钱降不下来,但是老板也答应,可以给装电池盒,送一对电池。
依次检查过铃闸锁,都是好的。
询问上牌情况,伙计指向自行车的弯梁。
李想国才注意到那里扎着一块巴掌长,三指宽的蓝绿色车牌。
上面是冲压凸起的文字,最上面是一号首长笔迹的“四九城”两个字,
果不其然,这起手就是十万起步的自行车发牌量。
还是个顺子号,这放在后世,也是足以拿去装逼的号码了。
至于摩电器损坏的事情,李想国没太在意。
国内的铜矿储量一直不足,甚至后世很多电机都用铝线覆铜的漆包线绕线组了。
更不用说这个工业基础薄弱的时代,就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自行车都装上灯的需求。
这规定后来肯定没了,只是什么时间终止的,李想国就不清楚了。毕竟后来不管飞鸽永久还是凤凰,生产的自行车也都没有摩电器。
李想国也确定下来,就要这个车了。
只是,看着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