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李想国的态度。
易中海顺势也劝她,还是别惦记想着能不能领养他的事情了。
这种乡下的野孩子,一点儿教养都没,真的养了只怕以后也是个白眼狼……
等到三点多钟,几家也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所以王玉兰也领着几家媳妇结伴出去买菜,也正好带她们认认店,哪家东西好,哪家东西贵……
男人们也都在易忠海家里,拿出个棋盘,边扯闲篇儿边下棋。
没一会儿倒是抽烟抽得满屋子的烟。
本来跟着看下棋的几家孩子,全都待不住了,跑到院子前后院儿地乱窜。
女人们把饭做好,易中海带头去把老太太请过来吃饭,然后再去找,又发现李想国还没回来。
不过还好,贾东旭今天回来得比较早。
所以他也把他叫过来,帮着介绍以后,跟他们一起吃了饭。
易中海做这么多事儿,当然有自己的目的。
他还想着啥时候把贾东旭弄进厂里。
这些人都在厂里,招工消息什么的总比自己先知道。
贾东旭跟他们打好关系,以后有消息了,人家不也能帮着想着嘛。
到时候自己再去活动,那也能事半功倍;要是全指望着花钱走人情,那也太费钱费事了。
自己要是在厂里还好说,自己一个大师傅,就说给自己找个儿徒传手艺,那样厂里上下想来问题不大。
但是现在自己可是在石景山,自己在那儿算个屁啊,根本没可能把他弄到那儿去。
更何况自己也得学东西,外加着还想造人呢,哪儿有那么多精力再带他?
要是老刘这边儿处好了,让他带贾东旭,想来倒是不错。
刘海中的水平倒是有,就是他这文化水平太低了,真的太高难度的工件,他看图纸都费劲。
不过自己也不要他教到啥程度,打好基础,以后自己回来自己调教也是个路子。
更何况,这前院还一个小组长呢,也是另外一条路子。
总的来说,倒是真的不用非得把希望放在自己回厂这一条道上。
易中海的主意,李想国自然不知道。
要是知道,他早就回家了。
他买完书,没什么事干,干脆又是顺路向东一路出了朝阳门,向北骑车子去了上关。
走了几家木材铺,对比着价格,找了一家定了两百根毛竹。
店里没这么多,谈好规格,约定着下个月下旬到货给他送过去,也就拿着收据走人了。
他倒是想买现成的竹片,可惜这木材铺不加工这个,他也懒得再去找人加工。
准备拉回来以后,收到空间里面自己慢慢劈。
这年头儿没有后世那种破竹神器,倒是让他觉得有些惋惜。
不过再想想,他也释然了。
就算有那东西,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那东西拿来估计也只能放那里看着。
本想再买些板材,不过打听过价钱以后,他也放弃了。
他手头儿没那么多钱,就连定金都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