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想国家里出来,王玉兰和刘海中媳妇都去了后院。
过了一会儿再回到中院时,刘海中媳妇一手牵着一个孩子,王玉兰则跟在她身后,扶着隆老太太。
李想国注意到,老太太今天也精心打扮了一番。
身上穿的虽然不是绫罗绸缎,但是料子看上去也是精细布布料,裁剪得也很得体。
跟老太太随便打个招呼,李想国也跟在她们身后,一起去了前院。
等着杨李两家人出来,将房门上锁,一群人就热热闹闹地出了大门。
从后面看过去,李想国也觉得这样倒是真的算得上邻里和谐,也更像正常的大院儿生活。
实际上,要是真的如此,李想国也不介意真的加入进去,不在乎会不会有点损失。
只是这显而易见的一个粪坑,自己还往里跳,那就真的脑残了。
四合院乱不乱,中院说的算。
前院后院有点毛病不算多,只是这中院有了绝户,再有了白莲花,就足以裹挟着全院儿朝着最差的方向前进。
只能说一饮一啄皆是定数。
幸好自己不是真正的小孩子,也没什么家人,要不然没准就得来个孟母三迁……
逛庙会,这应该是冬天里少有的集体活动。
这个年代,大半女人都是围着锅台和孩子转,也少有时间这么多人凑在一起。
毕竟就算房间再大,这个年代的民居也容纳不了多少人,所以不会多热闹。
天热起来,哪怕不出门,只在院子里,那社交活动也会多起来。
中院又有水池,那这里肯定是全院最佳情报中心。
不管是纳鞋底儿,补衣服还是洗衣服什么的,都不影响女人们一边儿干活儿一边拉家常。
男人嘴里的,自己看到的,或者是无中生有的。
大事小情,都会在这里传递播散,再从每个人嘴里传到街知巷闻。
当然最后传成什么鬼样子,就没人知道,也未必有人在意了。
跟在她们身后,出了大门作别以后就转身回来把大门关起来。
就是可惜今儿的庙会,不过面对这么好的机会,不去也罢。
反正也不是土地庙会,最多也就是些花卉之类的东西,自己需要的也未必能有啥。
去与不去都没什么太大的纠结。
有时间有心情就去,没有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