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听出皇帝的不悦,王义的后背开始微微冒汗。
“海外?”皇帝看了王义一眼。
“是!”
听到王义肯定的回答,皇帝陷入到沉思之中。
除去桐国,以前海外最大的势力就是那些矮人。
不过矮人已经被鲁国变成了贱民,购粮的,绝不会是他们。
至于鲁国,皇帝都在从鲁王的手中购粮,他们又怎会在吴国购粮?
难道是——
桐国?
反复思考后,皇帝推翻了这个念头。
如果桐国需要高价购粮,他们首先选择的,应该是鲁国。
因为鲁国离他们要更近一些。
至于西方的那些商人,甚至都不在皇帝思考的范围之中。
放着利润极高的丝绸瓷器不买,反而运一堆粮食回去。这种脑残的行为,就算脑袋被驴踢过也做不出来。
“彻查!”
良久,皇帝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喏!”
王义冲皇帝跪下,磕头领命。
皇帝的脑海中有了新的疑惑,内阁的诸位大佬同样心存疑惑。
近几日,有御史翻起了旧账,弹劾燕王当年的不轨。
至于起因,则是燕国世子的一场出游。
四月的京城还算不上炎热,燕国世子约昌郡王前往清净寺上香。
昌郡王是燕国的二公子,也是世子的兄长。
这位郡王在京城过得十分惬意!
兄弟二人的车队还未走出京城,就遇上了一起蹊跷的事故。
在另一时空的某个时代,这种行为被统称为‘碰瓷’!
很明显,这位碰瓷的业务算不上熟练,最终命丧当场。
众多的目击者,将清白还给了这两位贵族,但是闲不下来的御史却开始借题发挥。
燕王的历史污点很难洗脱,很快,都察院的御史们怀抱着各种目的,纷纷跟进。
燕王也曾结交了一批官员,换做以前,早已开始替燕王代言。
可彼一时的——此一时!
如今朝廷日益强势,见风使舵的官员们不留痕迹地同诸侯完成了切割。
燕国的世子递牌子入宫,求见皇帝陛下。
有困难找皇帝,这是燕王对世子的教导!
皇帝不但接见了世子,还留他在乾清宫陪自己用膳。
释放出来的信号,不但没能让御史们偃旗息鼓,反而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弹劾燕王。
无奈之下,杜学士入宫向皇帝禀报。
“锦衣卫收到消息,梁国在向燕国的边界增兵。”
乾清宫内,皇帝神色平静。
杜学士乃是才智卓绝之辈,只是略一思索,便恍然大悟。
“下官会对都察院进行整顿。”
明白过来的杜学士冲皇帝拱手。
“没这个必要!”皇帝轻轻摇头。
杜学士听后看向皇帝,眼中透着浓浓的不解。
“风闻言事,本就是御史的职责!”皇帝语速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