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表于1957年9/10月刊的《无限科幻》(Infity Sce Fi)
收录于《天空的另一面》
早前我写过一组短篇小说《登月冒险》,这个系列的成功让我写了这组系列小说,由于运气好,小说出现在伦敦各个报摊上的时候恰逢斯普特尼克一号卫星出现在空中。
特别派送
一九五七年苏联人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地让几磅重的设备悬在了大气层之上,我仍然能够想起那种激动之情。当然,那时我还只是个孩子,不过我跟其他人一样跑到了外面,在那些设备快速穿过头顶几百英里泛着暮色的天空时,在空中找到这些镁做的球体的踪迹。想到那些东西中的一部分如今仍然悬在那里,感觉有点奇怪,不过它们如今都在我r>
是的,过去四十年发生了很多,有时候我会害怕你们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会将空间站视为理所当然,而遗忘了我们打造这一切需要的技能、科学和勇气。你们多久才能想起一次,自己打的每一次长途电话、看的大多数电视节目都需要通过一个又一个卫星中转信号?你们多久才能敬佩一次那些生活在我们这儿的气象学家,是他们让天气预报不再像我们祖辈那时候那样不靠谱,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惊人的准确率?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我来到外层空间站工作时,生活非常艰苦。为了开辟出无数个新的电视和无线电通信回路,这些外层空间站急急忙忙地投入运营,好让人类一旦在太空部署了发射器,就可以启用新的回路将节目传送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
最早一批人造卫星距离地球非常近,不过组成中继链路的大三角形的三个空间站必须距离地球两万两千英里,均匀地在赤道上方排列。只有在这一高度,它们绕地球旋转的周期才能是一天,从而在地球不断自转的过程中,它们始终与地面上的同一个点保持相对静止。
我在三座空间站上都工作过,不过我第一个值守期是在二号中继站上进行的。这个空间站差不多位于乌干达恩德培市的上方,为欧洲、非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提供服务。现在它是一座跨度数百码的巨大设施,负责传输地球上近一半的信号。不过当我乘坐渡运火箭前往轨道,从舷窗中第一次看到它时,它看着还像是太空中飘浮的一堆垃圾。预制组件四处乱飘,杂乱得令人绝望,无论如何都看不出从这一堆混乱中能够产生什么秩序感。
技术人员和组装团队的住宿条件非常简陋,是几个已经退役的渡运火箭改装而成的,火箭中原有的设备除了空气净化器以外什么都没有了。我们给它起名叫“废船”,每个人都只有能够容纳下自己和几立方英尺个人物品的空间。我们生活在无限大的宇宙当中,同时我们连养只猫的地方都没有,这两个事实当中存在着微妙的讽刺感。
那是美好的一天,我们听说第一个加压住舱即将被送过来,里面配备了能够在太空中使用的针阀式喷嘴淋浴,要知道在这里水和一切东西一样都处于失重状态。要是你没有在无比拥挤的太空飞船上生活过,就体会不到这有多重要。我们可以把湿漉漉的海绵丢在一边,终于能够感觉自己彻底干净了……
淋浴并不是我们唯一即将享受的奢侈品。从地球带来的还有一个空间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