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世民的三路大军。
李潇不会怕,更不会怂。
既然李世民要大战,那他李潇便奉陪到底。
所以李潇在武关城的议事大厅当中便是作出了策略。
命令驻守在襄阳城的李儒调动整个山南道的粮草,开始运往淮南道和河北道边境。
为即将的大战做出准备。
至于武关城池,因为李潇在系统当中得到了大批的粮草和军备自然不需要多管。
拥有着几十万石的粮草。
再加上大批的守城器械。
只要留下一员大将武关城可以说是固若成汤,这才是李潇面对李世民真正的底气所在。
也是为何他要一心夺取武关?
武关就如同一座大山,彻底的隔开了关内道的大军,只要跨不过武关,这些人就不足为虑。
朝廷最精锐的兵马南衙禁军就进入不了山南道,和李潇麾下的兵马进行正面交锋。
只能被挡在武关的城池下。
面对这样的坚城,已不是人数优势可攻取的了,就连李潇攻取武关都是讨了个取巧。
也正是如此,当初在知道李潇带着大军攻打武关时,李世民才能够如此的淡定,丝毫不慌。
因为武关城有长孙顺德。
更有着数万的朝廷大军驻守。
李世民知武关的恐怖,所以他肯定李潇打不下来,哪知道出了田易信这个反骨仔。
最后被李潇取巧进入城池。
可以说武关在战时对长安算是极为重要的一处屏障。
轻易绝对是不能丢掉的。
哪怕是普通人都知道武关对关内道的重要性。
更何况大将军长孙顺德。
所以在丢掉武关后,他都不敢想李世民的暴怒,是绝对不会再轻易放了他长孙顺德的。
所以为了成全自己的名声。
长孙顺德那次并没逃,直接便是死在了武关城,落个死,也算是落下个忠义的名声。
现在关内道的这处屏障被李潇控制在手中。
那武关就是山南道的屏障。
凭借着这座雄城,李潇有足够时间挡住朝廷的一路大军,让他腾出手来全力的对付洛阳的张亮和淮南道的李元礼。
否则李潇还真会有些吃不消。
毕竟朝廷的精锐兵马可以说是难缠的很,哪怕是李潇都不得不去高看他们一眼。
毕竟是跟着李世民打了这么多年仗的朝廷真正精锐,又岂会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人马。
那些个大将军也都是猛将。
李靖,秦琼,徐世绩等人都是有着统帅之才。
这些人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不过现在,天下被他搅得大乱也不需要李潇独自去面对朝廷虎视眈眈的南衙禁军。
起码还有罗艺,松赞干布等人去帮他分担一部分压力。
如今杀向武关的左金吾卫大将军萧禹虽然也是个能人,但仅仅只有他一个人。
李潇占据武关,又有何慌张?
所以他当即便命令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