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直言天下第一疏(2 / 3)

那可是皇帝亲自挑选的身世清白,在朝廷没有什么根基的人。

如今,皇帝寄予厚望的人居然惹怒了皇帝,这背后的味道可不是一般的重啊!

朱元璋此刻才消了一点怒气,但还是没有释怀。

他顺手要拿起那道奏章撕个粉碎,往地上看,却发现奏章不见了。

能在奉天殿随意进出,还敢在他暴怒的时候靠近的人,天下也就只有两个。

一个是发妻,如今的马皇后,另一个就只能是好大儿朱标了。

转眼一看,朱元璋脸又黑了。

只见一个人正手拿着他扔下去的奏章,正是他的好大儿,大明的监国太子朱标!

朱标拿着奏章,脸色严肃,但眼神里却透露出欣赏,正在快速浏览奏章的内容。

奏章内容很简单,内容只有短短几百个字。

臣吏科给事中杨帆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自唐末五代乱世以来,北方幽云十六州一直在胡虏之手,及至宋末,崖山一役,我中原更是沦丧胡虏百年之久,汉之衣冠悄然消失。

及至元末,陛下高举红巾大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南北一统,建立我大明之朝,恢复华夏衣冠,历数历朝历代,唯我大明得国最正。

陛下登基之后,更是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

臣本一布衣,容陛下恩德,提于吏科给事中,意在“代天巡查,以正君道,使明臣职”,故臣自受命以来,念圣天子之隆恩,常叹不得以报国,而今,圣天子修《祖训录》,意图江山永固、子孙永昌。

然,前汉如此强盛,亦有七国诸侯之乱,为万世之殷鉴;后晋孱弱,八王之祸使得天下大乱,最终造成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圣天子马上皇帝,精通史书,岂能有如此昏聩之举?

大臣为保乌纱帽而阿谀奉承,小臣害怕获罪表面顺从,陛下有错误却不知道,不能改正不能执行,臣每想到这里便痛心疾首,所以今天便冒死竭忠,诚恳的向陛下进言。

望陛下能够改变心意,收回分封之诏命,此乃我宗庙、社稷、国家的幸运,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幸运!

看完这封奏折,朱标终于明白,朱元璋为何勃然大怒,要知道《祖训录》是朱元璋最看重的,不然也不会在洪武二年就开始编纂,直到洪武六年才彻底成书,而朱元璋更是为其作序,由此可见,他对《祖训录》的看重。

而杨帆反对分封藩王,就是在反对朱元璋的《祖训录》,这在朱元璋看来,是对他权力的莫大挑衅,怪不得他会如此的生气。

“啧,啊不,这位大人有魄力啊!”朱标看完不由就要夸奖几句,忽然看到朱元璋那张老脸,连忙又换了一种措辞感慨。

朱元璋怒哼一声,他岂能不知藩王作乱的危害。

可藩王作乱,那皇位不还是在老朱家子孙的手里?

但这话他没法和朱标说。

还有,他怀疑这道奏章背后有人指使。

而且有可能这个杨帆还有更恶毒的考虑,比如激化太子和皇子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兄弟手足相残。

正是考虑到

最新小说: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我去明末救义士 三国之再世诸葛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娘子—媚乱天下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