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怒斥君臣(2 / 5)

负一个“监管不严”的罪名。

当即,朱元璋从龙椅上站起来,道:“你们中大部分人待在京城,不知民间疾苦,更不知道中都凤阳的惨状!”

汪广洋、刘伯温等人露出惊讶之色,听陛下这意思,已经完全查清楚凤阳的事情了?

“中都城内每天都有工匠死去,每一天都有劳役病死、累死,他们吃不饱、睡不好,困在那工地里面干到死,多少白骨埋下了中都城的墙根儿底下?咱迁都过去,每天睡在累累白骨之上,咱能睡得着?!”

朱元璋说到最后,几乎是怒吼道:“把百姓不当人,让百姓活不下去!当初的义军,有多少人是没活路才起义的?你们心里不清楚?中都种种所做作为,不是在盘剥百姓,是在挖咱大明的根!”

胡惟庸愣在当场,额头上生出了一层汗水。

大意了!鲁莽了!

他就奇怪老师李善长怎么一言不发,怪不得呢!现在朱元璋都将问题扯到了“大明的根基”上,谁敢劝说迁都,谁就是在掘大明的根!

这罪名太重了!

当即,李善长缓缓走出来,跪地请罪:“老臣李善长,为行工部衙门之首,修建中都出了这么大的事,老臣有罪!”

朱元璋大袖一挥,道:“你当然有罪,行工部尚书薛祥等人,于中都中饱私囊、鱼肉百姓,横行乡里,导致凤阳民不聊生,你监管不力,罚俸一年,在家中禁足一个月给咱好好反省!”

李善长心里却是一咯噔,朱老板重重拿起,轻轻放下,最后只惩处了薛祥等人,看来这迁移中都之事,势必黄了,自己做了那么多,最终却都是白用工。

此时的李善长心里,不知道该爱还是该恨,爱朱元璋对自己手下留情,还是恨他彻底打乱了自己的部署。

但不管如何,李善长还是叩头谢恩道:“老臣,谢陛下隆恩!”

闻言,汪广洋等浙东文官露出失望之色,若是能除掉李善长,淮西勋贵如同断了一臂,可惜朱元璋没狠下心来。

随即汪广洋给刘伯温使了一个眼色,结果刘伯温眼观鼻鼻观心,全当没看见。

摆明了朱元璋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他何必去蹚浑水?

淮西勋贵有心劝阻朱元璋收回不迁都的决议,可是朱元璋态度如此坚决,连李善长都被处罚,谁还敢再提出异议?

群臣只好服软,称赞朱元璋“圣明”。

此时,站在后排的杨帆将众人的神态尽收眼底,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意犹未尽,还有人不甘心,人间百态尽在此中。

杨帆清了清喉咙,知道该自己出场了,他缓步走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杨帆有话要说!”

朱元璋今日将事情处理得不错,而且之前见杨帆没那么桀骜不驯,以为他出去一趟,改了不少,因而直接问道:“杨帆,你要说什么?”

毛骧站在朱元璋的斜后方,从杨帆一站出来开始,毛骧就感觉不对劲,这小子不会又要搞事吧?

杨帆微微一笑,道:“陛下,中都工地变成人间炼狱,百姓民不聊生,凤阳更是乌烟瘴气,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皆是腌臜不堪,凡此种种,怎么能是薛祥一个尚书能办到的?”

最新小说: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三国之再世诸葛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我去明末救义士 汉末小人物 明中祖:朱慈烺 娘子—媚乱天下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