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黄河决堤(4 / 5)

有宋濂开口,胡惟庸亦出口发言道:“陛下,宋大人所言极是,洪水之后百废待兴,朝廷的赈灾必须快,否则那一万七千多户百姓吃不饱肚子,要生大乱子。”

胡惟庸算盘打得噼啪作响,他准备推荐自己的一位心腹大臣前往赈灾,一来,为他镀镀金,增添一笔履历,二来,赈灾的时候油水足,能从中谋取些利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宋濂和胡惟庸的话让朱元璋也明白,事有轻重缓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前往开封赈灾,随即他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两人的意见。

见状,胡惟庸心中一喜,正要开口举荐,却听朱元璋突然说道:“此次赈灾就由太子领头,携户部侍郎楼覃、督察御史、刑部、大理寺官员同行,前往开封!”

“儿臣,遵旨!”朱标的神情一正,旋即走出来领旨。

户部侍郎楼覃等也跪地领旨,这楼覃是颜希哲的副手,然而在颜希哲落马的时候,他却没有被波及,人品能力绝对一流。

楼覃叩首领旨之后,心中渐渐升起一个预感,这次的开封之行,恐怕要死很多人。

这个时候还未到雨季,黄河就决堤了,且黄河的河堤年年加固,怎么会如此轻易被冲毁了?

朱皇帝何等人物?眼里岂能容得下沙子,灾要赈,人也要查。

故朱元璋派遣赈灾的人,是他最信任的儿子朱标,协助的官员除了楼覃一个户部的官员外,其他的都是三法司的干将,这么一行人去河南开封,看架势不像是赈灾的,倒像是去查案的。

韩国公李善长露出玩味之色,不过他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自从元旦夜朱元璋那场宴会之后,李善长便越发低调,极少表露政见。

胡惟庸则有些惋惜,这么好的机会竟无法推举心腹上去,颜希哲被他舍弃之后,胡惟庸就少了一颗棋子,故而他想着提拔心腹,可惜朱元璋没给他机会。

下朝后,朱元璋直接回了武英殿,然后吩咐云奇将杨帆叫来。

这些日子,杨帆过得很是平静,那封抨击朱元璋纵容吴祯的奏疏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他老老实实在应天过了一个年,还去毛骧和王图家中喝了两顿酒。

“臣杨帆,参见陛下!”

大殿内,杨帆恭恭敬敬地行了礼,朱元璋挥了挥手,然后将那封来自开封的奏疏递给杨帆。

“看看吧,开封那边来的。”

黄河决堤这么大的事,杨帆怎么可能不知道,但他还是双手接过奏疏,仔细阅读。

这上面的记载比外面流传的消息更详细,也更加的残酷。

洪水过后,百姓流离失所,疾病开始蔓延,那些死去的牲畜尸体腐烂,随时都有引起瘟疫的风险。

且由于受灾的百姓数量太多,开封城本身也受灾,在安置过程中百姓与官府多次冲突,开封当地的官民矛盾,已经相当尖锐。

将这奏疏看完,杨帆当即道:“陛下是想要让臣随着赈灾的大臣一起,前往开封?”

朱元璋微微颔首,说道:“你和太子一起过去,保护太子的安全,帮着他赈灾,还有,查出这背后的真相!”

杨帆微微一怔,道:“陛下是

最新小说: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娘子—媚乱天下 汉末小人物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明中祖:朱慈烺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三国之再世诸葛 我去明末救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