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的故事长大,就梦想着有一天能上阵杀敌,这不阴差阳错进了亲军都尉府,想上战场都没机会。”
杨帆指了指王图,笑道:“你小子想得还不少,不上战场那是福气,真上去了刀剑无眼不是闹着玩的……”
两人正说笑,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杨先生!”
杨帆回头一看,就见朱棣一袭锦缎红衣,英气勃勃,已经有了燕王的气质。
“燕王殿下?您怎么来了?”杨帆领着王图见礼,朱棣挥挥手,道。
“杨先生不必多礼,我……本王当然是过来送先生的。”
朱棣身后的侍卫还捧着几个锦盒,他压低声音,道:“这里面有大哥准备的礼物,也有我的,还有二哥和三哥的,这些东西你到了那边,早晚能用上。”
杨帆与朱标互相欣赏,与朱棣亦师亦友,真正让杨帆惊讶的是秦王与晋王竟然也送了他礼物,他躬身行礼,道:“多谢诸位殿下,请燕王殿下代吾向三位殿下道谢。”
两人之间早就熟络得不能再熟络了,朱棣当即对杨帆说道:“父皇说再过两年,我就可以去北平就藩,到那个时候,本王就又能与先生见面了。”
提起就藩,朱棣的眼中有抑制不住的兴奋。
“杨先生,我都想好了,等我去了北平就领着亲卫出关,好好杀一杀北元那群家伙的威风!”说到兴头上,朱棣也不再自称“本王”,他骨子里的热血与冒险精神,展露无遗。
燕王朱棣就是燕王朱棣,他正在一点一点朝着历史上的燕王转变。
杨帆笑着说道:“臣等着看那一天。”
魏国公徐达终于应付完所有来的官员,大手一挥,表示出发,杨帆亦与朱棣行礼告别,再过两年,他们能将再次相见。
车队跟随着徐达的队伍缓缓离去,杨帆将前往那座古老的城市,那里承载了太多的王朝更替,太多的沉重历史。
半个月后,开封府。
杨帆坐在马车里,正聚精会神地翻阅卷宗,一边翻阅卷宗一边念叨着。
“陛下素来重视编收降军败卒,如洪武四年,陛下曾经派遣御史商景前往山东、北平两地,收编前元五省八翼汉军,投籍十四万多户,每三户令出一军,这些人分拨到了北平诸卫所。”
“我大明建立之后,采用登录前元旧军户、从征、谪发、归附、垛集、简拔等方式,才有了而今的大军规模,如今我大明武力之强盛,令人心惊啊。”
杨帆对面,刘伯温闭目养神,他这身体说来也奇怪,离开了应天城后吃着药,人倒是越来越精神了,除了有时候会咳嗽两声。
“从目前的情况看,未来这大军征辟的渠道,还得是垛集,以军户为主,军户承应军差,与民户、匠户、灶户一样都要各司其职。”
杨帆看向刘伯温,道:“刘先生,民户要纳粮当差,匠户要造作营建,灶户要蒸煮食盐,可偏偏在百姓的认知里面,军户的地位最低,您说这是为什么?”
刘伯温闭着眼睛不说话,好像睡着了一样。
“刘先生?青田公!”
见状,杨帆又喊了几声,刘伯温才不情不愿地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