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藩屏帝室(2 / 4)

p> 朱标拿着棋子的手微微一抖,黑子落在了棋盘上,朱标忙将棋子给捡了起来。

朱元璋头都没抬,说道:“怎么,你不愿意?”

朱标摩挲着棋子,说道:“儿臣不敢。”

朱元璋轻哼了一声,道:“咱记得洪武元年春天的时候,在御文楼,咱问过你的老师在讲什么故事,你还记得你是怎么回答的么?”

朱标点了点头,说道:“儿记得,当时老师讲了《汉书》中的七国之乱,父皇还问儿臣,这七国之乱儿臣认为是谁的过错,儿臣说,错在七国。”

朱元璋看着朱标落子,悠悠说道:“当时咱就告诉你,七国之乱错不在七国,绝对不是分封制度弊端导致的祸乱,那群儒臣说的不可信,七国之乱的根源,在于天子的薄情寡义,不去团结四海的皇族。”

朱元璋的语气加重,道:“汉天子轻易罢黜诸侯,削减诸侯的土地,激化彼此的关系,才有了后面的悲剧,洪武元年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你,还是那般认为的么?”

朱标沉吟片刻,说道:“诸王就藩是父皇行‘藩屏帝室’之法,儿臣岂敢不从?其实弟弟们就藩,儿臣心中更多的还是不舍,他们这一走,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回来。”

就藩可不是儿戏,诸王就藩后私下里不可联系,且来京城朝见的时间也要错开。

毫不夸张地说一句,朱慡、朱棣等人一分开,这辈子再相见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朱标对朱元璋说了心里话,道:“父皇,您尚在时,天下藩王自然不会有事,儿臣继任,则天下藩王也不会有事,可是后面呢?儿臣害怕后面的大明天子会重蹈覆辙,每每想到此事,儿臣都忧虑万分,害怕手足相残。”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露出笑容,说道:“你难道忘了杨帆那小子说的移民之法?咱偷偷告诉你,皇明祖训已经刊印出来,不过没有公开出去,咱准备再等五十年,就让藩王迁移到海外去,那时候咱们大明肯定富足,也不缺少百姓,正好让他们去外面闯闯!”

朱标闻言有些吃惊,道:“父皇,您将此事写入皇明祖训了?”

朱元璋有些得意,说道:“你真以为咱是听不进去别人话的老古董?儿子,你爹精明着呢,所以你就别担心以后咱们朱家会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爹都给你安排地好好的,不会有事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朱皇帝对他的这个大儿子,可谓费尽心血了。

若是朱标能顺利继位,等到了五十年之后,这皇明祖训上的移民之法,还真就能发挥作用,将大明内部人口膨胀,土地兼并,以及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给处理掉。

不过问题是,朱标能逃得过死亡的命运吗?

历史上,朱元璋这位洪武大帝,一共在位期间册封了藩王二十五个。

朱皇帝的本意是让他们镇守边疆,不过,他也知道,藩王作乱自古有之。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朱元璋对藩王的兵权,有严格的限制,且藩王在藩国之内“不临民,不治事”,也就是将藩王的人事权与治理权给剥离了。

朱元璋还派专人监督,藩王不可离开封地,这样也就杜绝了藩王对朝局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

最新小说: 汉末小人物 娘子—媚乱天下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我去明末救义士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三国之再世诸葛 明中祖:朱慈烺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