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身份与功绩,若是杨帆生了反意,大明怕是要伤筋动骨,所以,朱元璋要等明日才能做出决定,在坤宁宫,杨帆迎来了人生最大的转折。
坤宁宫,马皇后的气色相较于上次与杨帆见面,好了许多,他一见杨帆便笑容满面,好像见到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高兴。
“这些日子,你与毛骧办案辛苦,心火大,本宫做了些爽口的菜,多吃点。”马皇后拉着杨帆落座,招呼侍女们上菜。
杨帆道:“娘娘,您的身体如何了?吕先生给您用药多日,可有什么效果?”
马皇后笑眯眯地说道:“本宫一把年纪了,到了这个岁数身上总有些毛病,吕先生诊治得好,药按时吃,身子爽利不少,京城里面最近乱得很,有些勋贵家的家眷来宫中,左问一遍又问一遍,都想知道什么时候事情才能安定。”
杨帆也不藏着掖着,说道:“娘娘,这案子少说还要十天左右,判刑处死的,抄家流放的都要一一安排,十天都是少的了。”
马皇后微微颔首,道:“本宫听说,陈宁有一子名为陈孟麟,你这次办案可见到他了?”
陈孟麟?
杨帆稍作回忆,道:“娘娘不说我都忘记了,是有这么一个人,娘娘您认识?”
马皇后一声叹息,说道:“陈孟麟这孩子过得很苦,他为人敦厚良善,几年前因为劝说陈宁不要结党营私,被陈宁打了一个半死,差一点没命,从那之后便一蹶不振。”
“本宫在他小的时候见过他几次,多好的一个孩子,生生被他爹连累,本宫知道这是朝廷的事情本宫不应该插手,可陈孟麟有才华有品德,若是就此被处死,太可惜了。”
杨帆沉吟片刻,道:“臣明白娘娘的意思了,这件事臣并不知晓,既然知道了自当禀明陛下,为陈孟麟求一条生路,正好臣有意往辽东去,手边缺少得力之人,便求陛下开恩让他随我去辽东。”
马皇后喜笑颜开,连连命人快些上菜。
二人又闲聊了一阵,杨帆便开门见山,道:“娘娘,您今日找臣过来,应该不是为了陈孟麟一件事吧?”
马皇后盛了一碗汤,放在杨帆的面前,道:“老四前几日说要去北平就藩,本宫心里不放心,怕他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可是转念一想,他身边还有燕王妃照顾,本宫也就放心了,你年长老四好几岁,如今却孑然一身,辽东苦寒身边又没人照顾……”
杨帆笑了,说道:“娘娘,您忘了红薯?她照顾臣照顾得很好,您不用担心。”
马皇后摇了摇头,说道:“红薯是侍女,岂能与妻子一样?杨帆,你年纪也不小了,本宫想给你说一门亲事。”
杨帆本来想要拒绝,可是对上了马皇后那殷切的目光,他只好硬着头皮,道:“娘娘请说。”
马皇后这才露出笑容,道:“本宫有一女,名婉儿,受封安庆公主,这孩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杨帆闻言吓了一跳,喊道:“娘娘要为臣与公主说亲?这,这岂能行?陛下知道么?太子殿下知道么?”
朱元璋不点头,马皇后能说这件事?
马皇后微微一笑,道:“陛下自然是知道的,你在胡惟庸旧宅护驾,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