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绅地主这些都对杨帆不满,每日送来的弹劾奏疏与信件就像雪花一样。
可是杨帆却泰然自若,将案子逐步推进,如今,各地追缴的赃粮正源源不断运送回京城。
杨帆仰面而笑,说道:“吾这辈子行得正做得直,就没有睡不着吃不下的时候。”
到了武英殿门口,云奇为杨帆开门,杨帆独自一人走了进去。
内殿亮着烛火,朱元璋正捧着一份文书,看得出神,烛火虽然亮,朱元璋的眼睛却不行了,几乎是贴着文书在看。
杨帆见状,轻声说道:“陛下,夜深了光亮不如白昼,您该歇息了。”
朱元璋听到杨帆的声音,放下文书,捏了捏眉心道:“来了,咱都没听到,哎,人一年纪大了眼神不好,耳朵也不好。”
杨帆上前见礼,说道:“陛下这么晚找臣过来,可是又有什么事情发生?”
“哎!”朱元璋叹了口气,然后说道:“这次天下追赃,各地的官员审查已经到了尾声,然而被查的官员太多了,导致不少地方的官府已经瘫痪了。”
“这官员任免的事,陛下应该找吏部,而不是找微臣呀!”杨帆还是疑惑道。
“吏部那边也说了,各地官员的缺口太大,吏部一时之间也没有足够多的备用官员去上任。”朱元璋慢慢说道。
“这……”听到这里,杨帆也明白了过来,虽然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恢复了科举制度,但这才过了几年,科举考上来的官员也没多少。
再加上这次杨帆力主导天下追赃,导致牵涉的人数比原本历史上的郭恒案牵扯的人更多了,这也使得更多的官员被抓,最后官府也没有足够的官员处理政务了。
“所以我想着要不如当初空印案那般,让一些贪腐并不严重的官员带枷理政,这样就可以应对朝廷没有足够官员处理政务的问题。”
朱元璋这才说出了他叫杨帆的来意,如今郭恒案是杨帆在主理,他想要改变判罚,也要通知杨帆一声。
“陛下,万万不可!”杨帆却摇了摇头,道:“当初的空印案只是因为是前朝陋习,那些带枷理政的官员不少都是无意间犯了律法的,所以才有改过的机会,可此次贪腐案,这些官员全都是主动贪腐的,与当初之事不可同日而语。”
“那你说怎么办,总不可能让国子监的那些学子去上任吧?”朱元璋也有些无奈道,对于贪污,他同样是深恶痛绝,要不是没办法,他也不想放过这些人呢!
“微臣倒有一法,可以暂时弥补朝廷官员不足的问题!”
“哦!何法?”朱元璋连忙问道。
“吏转官!”杨帆慢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