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上旬,福建泉州府再度爆发民乱,有百姓打着“诛杀杨贼”的旗帜,将泉州城内泉州百姓为杨帆修的雕像砸毁,甚至一度差点攻陷泉州市舶司。
五月中旬,浙江衢州府爆发百姓大规模集会,抗争“杨帆大恶之举”,请求朝廷“诛杀杨贼”。
后五月间,又有浙江绍兴府、福建晋江县、江西景德镇等地,爆发民乱。
民乱的矛头直指杨帆,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堪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五月末,应天。
奉天殿内一片窃窃私语,新任的刑部尚书周帧微微低垂着眼眸,听吏部尚书詹同,与工部尚书赵俊议论。
郭桓案,刑部尚书王慧迪受其弟王慧宇牵连,降职成为刑部侍郎,由此周帧才上位。
詹同轻声说道:“听说陛下今日命杨大人上朝,看来陛下已经下决定了,杨大人,多半保不住喽。”
赵俊眉头微皱,说道:“江西、福建、浙江三地连续爆发民乱,还将泉州府杨大人的雕像都给砸了,民意汹涌,这一关不好过啊。”
詹同见周帧不吭声,问道:“周大人,此事你怎么看?”
周帧微微一笑,不咸不淡地说道:“该怎么处置,有陛下圣心裁决,周帧不敢妄议。”
詹同翻了一个白眼,正欲说话,朱元璋上朝了。
官员们例行山呼行礼,商议国事,杨帆则站在百官之中,自始至终没有发一言。
待商议完国事之后,朱元璋说道:“还有哪位大人奏事?”
文武百官沉默了片刻,都察院御史卢忠走出来,高声说道。
“陛下,臣都察院御史卢忠,弹劾锦衣卫指挥使杨帆,杨帆在彻查‘郭桓案’时,肆意妄为,激起百姓民变,导致大明祸患四起,臣请求陛下,褫夺杨帆长安侯爵位,削去一切官职,贬为庶民!”
卢忠参奏的内容太狠,将堂堂的驸马爷,长安侯,直接一撸到底。
朱标闻言,面露愠色,道;“卢大人,杨大人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彻查郭桓案尽心尽力,怎可因为几场民乱,就将他贬为庶民?”
朱标的话音落下,翰林学士刘三吾站出来,行礼说道:“殿下,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乃是天下的根本,如今,百姓群情激奋,都嚷嚷着要‘杀杨贼,保大明’,这是民意民心,岂能等闲视之?这不是‘几场民乱’,这是事关国本的大事!”
刘三吾说完,另外一位翰林学士张以宁也不甘示弱:“刘大人所言有理,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百姓闹了乱子,国家不安宁,为何不安宁?因为有贼人在兴风作浪,搅乱朝堂,如果不及时清理,恐怕乱子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请陛下、殿下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