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福建、浙江三省的民乱是怎么来的?普通百姓当真会聚集起来,做攻击县衙,甚至杀入泉州城,砸碎杨帆雕像的事情?
当然不会!
泉州府乃杨帆曾经治政之地,当地的百姓因为杨帆受益颇多,不然也不会建造雕像纪念他。
有人在泉州府策划,假借百姓之名,制造“民怨”,倒逼朱元璋惩治杨帆。
这就与历史上天下民怨沸腾,逼迫朱元璋不得不斩吴庸,道理是一样的,总要有一人来作为平民愤的“代价”,杨帆就主动来做那个代价!
御史卢忠,翰林学士刘三吾、张以宁等官员闻言,眼睛骤然亮起,然后看向了朱元璋。
杨帆没有狡辩主动请罪,省去了他们许多手脚,现在就看朱皇帝的了。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眸,对杨帆说道:“杨帆,你可想好了?”
多少次冲锋陷阵,多少次在生死边缘徘徊,杨帆才有了今日的地位与权势。
一夕之间,灰飞烟灭成为白衣,别说杨帆自己,朱元璋都觉得难以接受。
杨帆点了点头,神情平静,道:“臣已经深思熟虑了,请陛下下旨吧!”
文武百官神态各异,军中的将官武将们都露出惋惜之色,没人比武将了解这大明的爵位有多难拿,都是拿命拼回来的。
文臣之中大多数都是一副看笑话的样子。
杨帆毁了北孔与衍圣公的传承,手下的锦衣卫简直成了文官的噩梦,先斩后奏便宜行事,谁人不畏惧?
若是留着杨帆继续执掌锦衣卫,还不得将文人死死压制?永远抬不起头来?
毛骧、王慧迪等少数与杨帆有交情的官员都别过脸去,露出不忍之色。
杨帆清查郭桓案,有多劳累,他们都看得见,甚至遭遇刺客的第二日就开始办公,如此为国为民的人,却最终落得这般下场,如何不让人心痛?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沉声说道:“辽东都司兼永安都司总兵,锦衣卫指挥使,长安侯杨帆,彻查‘郭桓案’,操之过急,致天下民怨沸腾,今撤销杨帆一切职务,褫夺长安侯爵位……”
朱元璋顿了顿,说道:“然归辽东苦寒,山高路远,特许其留在应天!”
褫夺爵位贬为白衣,虽没有准许杨帆回归辽东的请求,但主要的目的,已然达到。
杨帆腰板挺得笔直,叩首谢恩:“草民杨帆,谢陛下隆恩!”
洪武二十年五月末,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长安侯杨帆,成了白衣。
五月末的应天,暖风醉人。
朱元璋下了朝,刚回到武英殿,就听见武英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还有马皇后标志性的大嗓门。
云奇在前面拦着劝着,马皇后压根不听,喊道:“陛下是不是已经下朝了?别拦着本宫!”
马皇后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冬日的时候生了一场病,休养了好久才好转。
见马皇后来,朱元璋第一反应是左右看了看,然后快步往偏殿走,竟然想躲到书架后面。
马皇后来到内殿后左右一看,没见到朱元璋人,云奇也傻眼了,寻思陛下刚刚进入武英殿,人怎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