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勋贵变白衣(4 / 4)

朱元璋瞥了杨帆一眼,轻哼一声道:“身上没了爵位没了官职,你还是咱的女婿,一家人私下里,不用那般恭敬。”

杨帆闻言抬起头,笑了笑:“父皇说得是,今日儿臣来,乃是因为忽然想到有两样宝物还未进献给父皇。”

朱元璋微微一怔,说道:“莫不是辽东军器局又有了新玩意儿?送来了?”

大明的各军器局里面,辽东的军器局绝对是首屈一指,作为大明最先且最彻底革新了匠籍法令的地方,辽东的工匠积极性被彻底激发出来,手工业的发展速度飞快,军器局的工匠发明热情也是最高的。

杨帆摇了摇头,对云奇招招手:“前些日子有三位泉州府的商人来应天找到了儿臣,献上从海外一大洲寻来的宝物,此两件宝物,可以让大明的千百万百姓解决饱腹之忧。”

朱元璋闻言一惊,看着云奇抱着的小锦盒,有些不相信道:“何物那般神奇?就靠着锦盒里面的东西?”

杨帆点了点头,随手打开锦盒,取出里面的土豆与玉米,道:“这两种作物为土豆、玉米,乃是那三个商人派出十三只船从海外一大洲带回来的,此物虽然不是金银,却胜似金银千倍、万倍!”

杨帆将土豆与玉米的习性讲述了一遍,听得朱元璋神采奕奕。

身为大明的君王,朱元璋太清楚这两种神奇的作物,会对大明产生何种冲击,他爱不释手地捧起土豆与玉米,问道:“这两种作物,有多少种子?咱要将土豆与玉米推广到大明各处!”

杨帆咳嗽一声,说道:“种子的数量不多,臣本来想要回辽东务农,培育两种作物,只要有两年时间,就会得到足够的种子,到时候,臣会源源不断地将种子送往京师,再经由京师扩散到全大明!”

说着,他很是兴奋地道:“陛下,有了这两种作物,即便是永安都司也能迅速产生粮食,那些屯田的百姓就有东西吃了,他们就能长久扎根在永安都司,将来,我汉人将在那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世世代代!”

土地与玉米解决了粮食,也就间接解决了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大问题。

土豆在历史上,有零星的记载,乃是大明的正德年间才传入华夏,由于杨帆的出现,这传入时间提前了一百多年。

这个道理朱元璋当然明白,永安都司和辽东都司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粮食产量不高,而今土豆与玉米出现,让百姓迅速增加成为可能。

未来再搭配移民屯田,辽东与永安都司的发展,将呈现了不得的井喷趋势。

朱元璋是越看这两种作物越喜欢,道:“这锦盒便留在武英殿,两种作物也留在这,咱要每日都看看,你如今既然回不了辽东,就在应天找人培育,将这两种作物好好培育,优中选优后,扩散到咱大明的每一个地方!”

最新小说: 我去明末救义士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开局落草土匪窝 汉末小人物 逆世谋妃 截胡太子,我称帝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特工传奇之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