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科举会试(3 / 5)

p>

第三场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读书耗费精力,这会试更是耗费心神,九日的会试,基本会熬干考生的精气神儿,进去的时候精神百倍,出来的时候瘦一圈都算轻的。

而随着会试的结束,“久在樊笼里”的考生们走出贡院,结束了今年的会试。

他们的试卷经过弥封、誊录、对读等工序,再送往分房阅卷的考官手中,经过初步黩落劣文后,挑出优秀的试卷,再以青笔写下评语。

最终,这场会试的主考官会根据同考官的评语、推荐,拟定录取的名单以及名次。

录取的考生被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被称为会元,贡士们还将参与殿试,以争取更高的功名、官职。

二月底的应天寒意消去很多,贡院门口三个年轻的考生正在侃侃而谈。

中间那位考生浓眉大眼相貌堂堂,乃是湖广襄阳县人。

就见他声音洪亮眉飞色舞,道:“吾最后这三日如有神助,下笔有神,两位吴兄,今日我来请客,去秦淮河边好好玩一玩!”

此人名叫任亨泰,性情旷达家境优渥,与吴观玄、吴谦相识后一见如故。

吴观玄乃是辽东人士,家住沈阳,吴谦乃是北平人士,三人虽来自天南海北,但脾气相投,很快成了好友。

吴观玄抱拳,笑着说道:“任兄成竹在胸,在下佩服,吾最后一科有一处不尽如人意,想来应该能写得更好才是……”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吴谦打断道:“吴兄,考都考完了,你还想那些做甚?走走走,任兄请客,咱们也尝尝应天城的好酒去,哈哈哈!”

任亨泰与吴谦,一左一右架着吴观玄离开了考场。

彼时的他们还不知道,等到放榜的那一刻,才是这场科考风暴正式爆发的开端。

应天,翰林院。

翰林学士张以宁与刘三吾在一片竹林中漫步,神态悠然。

张以宁轻声说道:“刘大人,从明日开始,同考官就要开始阅卷,您也要辛苦喽。”

刘三吾微微一笑,道:“辛苦说不上,有同考官初审,老夫费不了多少心思,不过,同考官中有个别的人,性格执拗,不为吾等所用。”

张以宁仰面而笑,道:“那一两个硬骨头影响不了大局,您刘大人目光如炬,这么一看不就能看出哪些是福建的考生,哪些是浙江的考生,哪些是江西的举子么?”

刘三吾微微颔首,道:“用不着老夫去看,老夫那学生白信蹈也能看出来,不过张大人,这样做的风险可不小啊,万一陛下发雷霆之怒……”

不待刘三吾说完,张以宁便打断了他,压低声音:“陛下年岁不小了,本官掌握的消息,最近半年,陛下吃得比以前少,休息的也比以前要少一些。”

话说到这里,张以宁的意思很明显——朱皇帝的身子不如从前,还有几年能活?

刘三吾浑浊的眼眸里,闪过一抹精光道:“若是如此,吾等可以试一试,只要这次成功,未来我三省之考生,当能占据朝堂十之七八!”

张以宁亦露出兴奋之色,道:“太子仁善,不像陛下那般暴虐,若陛下在的时候,我等都能办成此事,等到

最新小说: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娘子—媚乱天下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三国之再世诸葛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我去明末救义士 明中祖:朱慈烺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