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谨身石碑(3 / 4)

言不发。

杨帆神情复杂继续说道:“洪武元年,你父随军跟随开平王与魏国公北征收复北平,廓清燕云十六州,你父战死于攻北平之战,当时你尚且年幼,朝廷将你一家安顿在北平。”

杨帆一声叹息,说道:“待你成年后虽能力平平,还是让你入了公廨做事,一路升迁做了经历,你也是苦出身,家中两代为大明捐躯,你怎能忍心对穷苦的工匠,还有劳役下手,盘剥压榨他们?嗯?”

钱彦整个人委顿下去,喃喃道:“大人说得对,我该死,我对不起父亲,对不起祖父,还连累了全家流放,我不是人!”

此刻的钱彦不再求饶只求速死,而杨帆却在这时,说了一句令他意想不到的话:“你家两代战死沙场,本官便看在你祖父、父亲的份上,饶你一命,你全家便流放永安都司,从此在那作为军户戍边吧。”

钱彦不敢置信地抬起头,看着杨帆道:“杨大人您说真的?您真的不杀我?”

杨帆在应天有个绰号叫“活阎王”,别说钱彦小小的经历,连郑国公常茂他都敢对付。

杨帆微微颔首,道:“不过从今日开始,你要沿着北平大街走,在锦衣卫的监督下,将所有官员监工所做的恶事连续宣讲,持续十日方可停下,另外,还要断你小指留在北平。”

啊?

钱彦微微一怔,他倒不是怕断小指的疼痛,毕竟杨帆饶了他一命,区区断指之痛也就无足轻重了,他是不明白杨帆这是要做什么?

杨帆道:“本官欲将被斩首的官员、监工取一块骨头聚拢在一起,埋在新都建造工地的显眼处,还要在上面矗立一石碑,本官亲自提笔撰写碑文,而被流放的官员自然要留下些什么一起安葬,以此来警示所有的官员,监工。”

钱彦跪地叩首,对杨帆的安排心服口服,道:“罪人钱彦,全听大人安排!”

钱彦因为祖上的余荫得以活命,而其他的官员可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

通判毛书被斩首,连同其他顺天府的相关官员二十六人,一并处斩,另有包括钱彦在内的八人被判流放,还有六人下狱。

新都工地的监工被斩四十四人,流放者多达七十一人,还有百余人被判不同程度的刑罚入狱,不过没有丢掉性命也不用流放。

被斩首的官员都被杨帆取了一块骨头,然后与其他的流放者、入狱者的小手指一起,被装在了一口大鼎里面,封住鼎口后被埋进了中都工地监工们的必经之处。

杨帆亲自提笔,为矗立在那大鼎埋藏处的石碑写了两个字——谨身。

杨帆曾对坚守原则的监工们说道:“《汉书·循吏传序》中有言: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於严,而民从化。”

“而宋朝刘攽亦曾言:谨身奉法,强力从事,其以为政,宜无旷职,今日杨帆矗立此‘谨身石碑’,唯望诸位克己奉公,不可为外物所蛊惑,做剥削工匠、劳役之事,诸位以此为戒,切记,切记。”

钱彦连续十日在北平城中的宣讲,加上杨帆在北平城的斩首犯罪官员,令北平的官员胆战心惊。

待谨身石碑设立的当日,前来观礼的官员皆是面容严肃,不敢有丝毫

最新小说: 汉末小人物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三国之再世诸葛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娘子—媚乱天下 我去明末救义士 明中祖:朱慈烺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