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安烈勇武刚毅,行军打仗每每冲杀在前,白文宝就是被他于乱战中斩杀。
而杨广道、胶州道,以及西京平壤三处的战事,李成桂一方皆占据优势,若是王禑没有外援,落败消亡恐怕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我大明支持谁,才变得无比重要。”
杨帆轻轻摩挲着茶杯,说道:“王禑之前有过起兵攻打大明的念头,也有前期准备,只不过被纳哈出的败亡给吓破了胆子,不敢轻举妄动,青田公,我欲利用这机会,联合王禑,一举击溃李成桂,再送他入应天,青田公以为如何?”
刘伯温抚须思索,杨帆说的这些战略,他已经在脑海中思索过许多次。
刘伯温轻声说道:“老夫认为杨大人的战略可行,不过要辅佐以相应的举措,拉拢谁、打击谁、稳住谁,做到了以上三点才能彻底将高丽纳入我大明的版图。”
杨帆闻言不禁哈哈大笑:“这么说青田公已经是胸有成竹了?请青田公说说。”
刘伯温的战略并不复杂,第一步,辽东以“勤王”的名义,入高丽作战,这便是师出有名。
大明出兵进入高丽,与王禑联合,击溃李成桂的过程中,还要施行第二步,扼守住明军从辽东通往高丽的雄关要道。
“扼守住这些要道之后,我大明的后续力量随时可以投射到高丽,如此,主动权就在我大明的手上。”
刘伯温的第三步,就是在彻底击溃李成桂军队后,请王禑“禅让”,将高丽王的名号禅让给朱棡,完成和平的交接。
杨帆眉头微皱,说道:“晋王乃是我大明的王爷,受王禑的禅让,恐怕不合适。”
刘伯温却摆了摆手,道:“杨大人千万别小看了这一步,高丽王禅让,则法理上高丽王朝的继承人就成了晋王殿下,待过了数年局势平复,就可恢复晋王殿下的封号,彻底将高丽融入大明。”
刘伯温这做法,乃是最稳妥,最容易让高丽人接受的办法,只要王禑禅让,取得法理,高丽王朝的那群读书人,自然有人为大明辩经,证明朱棡的法统合理性。
杨帆思索了良久,道:“既然要如此,我想不妨在高丽再进行一场变革,彻底革新高丽的‘田柴科制’,否则这高丽还是要乱,难以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