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炉一人自饮自酌。
今夜南京的热闹与欢庆,与边安烈这个阶下囚没有关系,他叹了口气,满面愁容,南京守住了,裴克廉几乎全军覆没,李成桂的败亡已经不可逆转。
吱呀——
小院的院门被人推开,杨帆背着手缓缓走进来,身后的侍卫们提着酒菜吃食跟在后面。
杨帆望着落魄的边安烈,笑着说道:“边兄,一人自饮自酌有何乐趣?”
边安烈忙起身,向杨帆行礼道:“边安烈一介囚徒,不敢与杨总兵称兄道弟。”
李景隆俘虏了边安烈后,就没亲自来见过他。
李景隆对杨帆毕恭毕敬,可不代表他能看得上别人,出身曹国公府,李景隆的心气可不是一般的高。
杨帆命人将酒菜布置好,拉着边安烈落座道:“吾视边兄为知己,这里就你我闲聊,我们以兄弟相称,无须客气。”
边安烈苦涩一笑,点了点头:“杨大人……杨兄如此厚待,边安烈惶恐,这杯酒,我敬你。”
边安烈与杨帆碰杯畅饮,一杯酒水下肚,边安烈说道:“今日杨兄来寻我,应是有要事吧?”
他是个直性子不喜欢弯弯绕绕,杨帆为边安烈与自己倒了两杯酒,道:“高丽王已经决定不用我明军进驻开京与李成桂开战,要抽调高丽的生力军,进攻李成桂,边兄觉得谁胜谁败?”
边安烈闻言沉默了片刻,说道:“他们两边都不会胜,只有杨总兵与大明会胜,王禑此举,无异于将高丽拱手送到杨总兵手中。”
杨帆露出玩味之色,说道:“我怎么听不懂边兄的话?”
边安烈道:“杨兄麾下的大明辽东郡一路攻城拔寨,每到一处就会分出少量兵丁驻守,如今石桥关、乐游原都在明军手中,可随时出兵京畿、南京,高丽的两京重镇生死就在你一念之间,杨兄志向远大,欲收高丽于大明之手!对不对?”
杨帆沉默了片刻,仰面而笑:“边兄,真乃我杨帆的知己,边兄,我今日再请边兄入我麾下,为大明效力,望边兄不要推辞。”
边安烈神情一正,起身向杨帆行礼道:“边安烈愿为杨大人,为大明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李成桂的覆灭已经无法避免,杨帆曾经两次招揽边安烈,对他礼遇有加,若边安烈再拒绝,当真罔顾了杨帆的一片诚意。
杨帆闻言大喜,搀扶着边安烈起身,道:“吾得边将军,如虎添翼!”
边安烈低垂着头,恭敬地说道:“边安烈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望杨大人能恩准!”
杨帆正在兴头上,笑了笑:“边将军请说。”
边安烈太了解高丽了,有边安烈在,将来王禑禅让后若高丽国中有叛军,边安烈将是最锋利的刀,可披荆斩棘。
边安烈深吸一口气,道:“如果有一天李成桂大人穷途末路,请杨大人给我一个机会,劝降李成桂大人,保下他的性命!”
杨帆的眼睛微微眯起:“边兄,你可知留下李成桂的命,忠于他的人就不会死心?你,真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
边安烈也知道这要求会让杨帆犯难,道:“当年边安烈逃兵荒来到高丽,不是李大人赏识哪有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