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了,沈大人,你说本官当如何决断?”
李景隆一方面想要将主力留在石桥关,另一方面又担心土罗城挡不住裴克廉。
沈炼微微眯起眼睛,笑了道:“总兵大人将统兵大权交给李大人,说明他相信李大人的能力,吾相信他的眼光,李大人要如何分兵尽管说,沈某愿意赴汤蹈火。”
李景隆闻言,眼中的迷茫渐渐消散,头脑也开始活泛起来,道:“杨大人若是救了王禑,必定会往南京去,南京可为固守之地,就算被困住若是带着高丽王突围,以三千营之战力,李成桂留不住他们。”
“故当务之急在于我军后路的裴克廉,裴克廉为李成桂心腹大将,四万大军不可小觑,沈大人你率领一万人镇守石桥关,吾亲自率领主力,击溃裴克廉后可长驱直入!”
说话间,李景隆扯过来地图,继续道:“只要拿下了胶州道,就可一直往南,绕过京畿地区,直接接触到南京,到时候就可迎回大人与高丽王!”
李景隆长于谋略,却经常优柔寡断,所以跟随杨帆的时候他听命行事,每次都可将任务完成得极好。
到了他自己做决断的时候,李景隆才发觉责任重大,任何一个决定都会牵扯数万人的生死存亡,压力太大了。
好在李景隆没有再犹豫,当夜就开始准备,率领明军主力朝土罗城赶去。
李景隆也终于开始成长,学会独当一面。
翌日,裴克廉军中。
裴克廉骑着骏马远眺,已经隐隐能见到土罗城的影子,他高兴地说道:“李大人已经攻破了开京,前往追捕王禑,相信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诸位,拿下了这土罗城断了明军后路,就可关门打狗!”
裴克廉身边,李芳远、李芳雨、边安烈、李之兰等都在。
土罗城失守之后,李之兰等人逃遁出土罗城,投奔裴克廉之后,裴克廉就一直在酝酿反攻。
两日前,裴克廉得知消息,李成桂已经攻破开京,裴克廉当即出发,进攻土罗城。
依照裴克廉所想,土罗城、石桥关同时遭遇袭击,明军两线作战,肯定没有机会营救高丽王。
待擒住高丽王,整个高丽内部的力量,就可击破明军,或者将明军赶出高丽。
裴克廉与李成桂的配合天衣无缝,但凡杨帆再犹豫半日,那王禑神仙难救。
杨帆果断率领三千营出击,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会,救出王禑,只不过裴克廉现在还不知道王禑被救。
李芳雨眺望土罗城,道:“明军留守在土罗城的军兵并不多,根据哨骑来报,明军正在从石桥关赶来土罗城,哼!这一次,就与他们算算总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