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亲眷的,早已经归心似箭,就等着归乡呢。”
郑梦周眼睛微红,说道:“这一别不知道何时才能见到杨总兵?与杨总兵共事,下官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郑梦周这话引得不少官员偷笑,觉得他未免太没有骨气了,然而郑梦周能走到今日的位置,掌控高丽的财政大权,都是因为杨帆提拔,他的话七分真情恭维,也算是真情流露。
杨帆闻言笑了笑,说道:“郑大人想念本官,那就辅佐好晋王殿下,将高丽建设得更好,更强,将来时机成熟,本官自会领兵来高丽,渡海直取倭国!”
群臣之中有一人忽然出声,道:“杨总兵,倭寇横行海上,战力不弱,若要攻陷倭国,恐怕不容易吧?”
说话的人正是李穑,经过一番抗争,李穑见实在无法阻止王昌禅让,只好认命,不过,李穑心里对杨帆多有怨怼,出言质疑杨帆不奇怪。
其他的大臣都用看傻子的眼神看李穑,暗想李穑好不识时务。
杨帆独掌高丽,大权在握,谁敢与杨帆唱反调?偏偏李穑胆子大。
也就是杨帆不与他计较,否则李穑的人头都不知没了几次。
杨帆仰面而笑,对李穑说道:“李大人,待本官下一次来高丽,李大人可随军征战,本官会亲自攻占倭国的国都,踏平倭国的每一寸土地,将我大明的旗帜,插满倭国!你,来做个见证!”
豪气干云!
群臣不由得暗暗为杨帆叫好,郑枢更是难掩激动与敬佩,道:“杨大人,郑枢亦愿意相随左右,征战倭国!”
李穑的质问不过是个小插曲,很快,朱棡的仪仗队到了城下。
杨帆、王昌领头,向朱棡行礼道:“参见晋王殿下!”
朱棡姿容俊朗相貌堂堂,他从马车里面走下来,见到杨帆之后笑容满面道:“杨先生,你在高丽做得好大事情,如今,连应天、北平的茶楼瓦舍,都在讲你的故事。”
朱棡与杨帆太熟悉了,彼此就是多年的老友。
杨帆微微一笑,说道:“殿下谬赞了,殿下,这位是高丽王。”
杨帆为朱棡做介绍,朱棡这才与王昌、郑梦周、郑枢、田禄生等官员见礼寒暄。
待礼节过后,杨帆对朱棡说道:“殿下,高丽王与高丽百官,为殿下准备了宴席,接风洗尘,殿下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朱棡闻言连连点头,向杨帆诉苦:“知我者,杨先生也,本王一路上舟车劳顿,这高丽又物资匮乏,实在无趣得很……”
朱棡话音未落就被杨帆打断,咳嗽了一声:“殿下,高丽战乱刚刚平息,新政施行,百废待兴,后面会好的。”
朱棡生性暴躁心直口快,就差将嫌弃高丽写在脸上。
郑梦周在一旁也帮着打圆场,说道:“晋王殿下,我高丽虽然物资不如大明充足,但今日准备的美食美酒,独具特色,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杨帆微微颔首,笑着说道:“郑大人说得没错,高丽的美食与辽东相近,殿下一定会喜欢的,我们进城!”
随即一行人进了城,一路走来,朱棡都在观察开京的建筑,面上难掩失望之色,他本就不想来高丽,奈何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