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杨帆微微颔首,说道:“在殿下来之前,下官写了一封奏疏,乃下官在高丽的所见所闻之心得,姑且称之为‘治高丽策’,下官将奏疏带来了,请殿下过目。”
说着,杨帆从衣袖里面取出了奏疏,道:“殿下可观之,下官相信将来,殿下会成为让高丽百姓称颂,纪念的晋王!”
朱棡起身接过了奏疏,然后说道:“杨先生,本王酒水喝得多了,头疼得很,要不你简单说一说?”
杨帆早就想好了,说道:“殿下,臣之第一策,修德政,高丽百姓深受战乱之苦与弊政之苦,如今虽然战乱平息,弊政消除,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百废待兴,望殿下修德政体恤百姓,让高丽休养生息,如此两年到三年,才可恢复元气。”
朱棡挠了挠头,满嘴酒气地说道:“杨先生放心,政务本王并不甚懂,有任亨泰与吴观玄他们来拟定就好。”
杨帆闻言轻声说道。
“殿下,您是高丽的王,岂可做甩手掌柜?故政务一定要与臣子商议,而臣这第二策,则是厉兵秣马居安思危,臣率领辽东军主力撤离,整个高丽算上留下的辽东军,以及殿下您带来的军队,也就三万不到四万人。”
“难保这高丽有煽动百姓,复辟王氏王朝的事情发生,所以殿下修德政的同时不可懈怠,陆地官军,以及高丽珍宝岛的造船厂,要建造起来,那里是我大明未来进攻倭国的跳板。”
朱棡闻言嗤笑一声,道:“一群刁民有什么可怕的?再说,不是还有你杨先生么,辽东军到高丽征战,谁是对手?无须担心。”
杨帆闻言正色道:“殿下,不可大意!臣归辽东后还要对三部女真与蒙古两部动手,未来三年不可能领兵到高丽,甚至需要高丽协助,将三部女真彻底归化成为我大明汉人的一部分,不留后患,这不是儿戏,请殿下放在心上!”
“好好好,本王答应先生就是。”见杨帆神情严肃,朱棡只好点了点头。
杨帆微微颔首,极细说道:“第三策,渗透倭国,从高丽到倭国的水路,倭国内部的情况,水文、地理、各方势力以及具体的关隘情况,都要逐渐摸清楚,我会上书陛下,在高丽设立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