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就这样过去,不妥吧?”
杨帆哈哈大笑,说道:“你与南先生以后都要为辽东军效力,就是我大明的人,怎么能说是‘外人’?莫非,两位不想去?”
南誾闻言大喜,连忙答应下来:“杨总兵盛情,我们怎么会不想去?我们愿意!”
杨帆带着他们去军器局,也是一种态度,证明杨帆将他们当成了自己人。
之前军器局的掌管人是墨翟,不过,墨翟因为营造新都的事情,去了北平,如今辽东军器局的主官,名叫沈崇,乃墨翟最得意的弟子。
沈崇带着杨帆,在军器局内穿梭,不停地向杨帆讲述这两年军器局的成果。
“杨总兵请看,这是军器局最近改进的耕犁,比现在辽东用的耕犁更加轻便、耐用,效率可提升三成左右,待批量制造后,就可送往各地百姓家中使用。”
杨帆亲自上手感觉新式耕犁。
李芳远则好奇地问道:“沈先生,这新式耕犁你方才说要送往各地百姓家中?莫非是免费送给他们用的?”
沈崇含笑点了点头,道:“没错,辽东都司、永安都司,这两年在推行玉米、土豆种植,很多百姓都靠着种植这两种作物能吃饱肚子。”
“不过,耕犁的造价可不便宜,部分百姓舍不得花钱买新耕犁,所以杨总兵立了规矩,耕犁就免费给两都司的百姓发放,至于外地的百姓要买,自然是得花钱的。”
南誾与李芳远算是开了眼界,他们在高丽多年,从未见过官府给百姓免费发耕犁。
这一方面说明杨帆的仁善,另外一方面也说明辽东的财力之雄厚,十分惊人。
沈崇领着杨帆继续往前走,就见几个工匠正在将一个沉重的大炮推出来。
这大炮的样子与如今明军神机营的洪武大炮不同,整个大炮被分为了三部分。
李芳远和南誾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围绕着那大炮转了两圈,啧啧称奇。
杨帆背着手观察了片刻,问道:“这就是沈大人曾说的‘连珠炮’?”
沈崇连连点头,说道:“杨总兵写的信吾等仔细研究,发现您提出的‘弹炮分离’的设计绝妙,将大炮分成炮管、炮腹、子炮三个部分,可以重复使用子铳,虽然威力相较于洪武大炮有所逊色,但是射击的速度、火力密度,都有提升。”
“我们现在正在研究,如何将连珠炮安装在海船上,这连珠炮散热快,可不用像洪武大炮那样使用后要等好一会儿。”
南誾听得两眼放光,赞道:“没想到杨总兵对军器还有研究,这连珠炮太妙了,不过,为何要往船上装?”
沈崇微微一怔,回应道:“自然是为了进攻倭国啊,未来大明横扫东洋、西洋,此连珠炮都有大用处,吾等辽东匠人,能制作连珠炮助大明横扫天下,都是托了杨总兵的福。”
瞧沈崇兴致勃勃还与有荣焉的样子,李芳远心中那一丝丝的不服气,烟消云散。
他之前单纯以为,杨帆能赢不过是因为大明的军队强,武器好,可真正来到辽东,李芳远才发现辽东与高丽截然不同。
辽东都司有种勃勃生机与活力,从军队到百姓,从商业到农业,各个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