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文武之争(3 / 4)

年出兵,并不是非要我等出头,那些国子监的监生是好棋子,由他们牵头,我等后续跟上就好。”

宋讷的眼睛一亮,道:“詹尚书此计甚妙,国子监的监生们正满腹怨气,正好借着这机会让他们发泄怒火,给太子殿下施压!”

若朱标接过朱元璋手中的担子,在理政的初期肯定会小心谨慎,国子监那群监生的意见,朱元璋可以不在意,朱标却不行,到时候宋讷等人就可借题发挥,直接说服朱标不要在明年出兵!

詹同等官员能坐到今日的位子,都不是蠢人,他们很清楚若能明年出兵,一举击溃瓦剌,那瓦剌今后五年到十年,只会跟鞑靼一起烂下去,威胁不到大明的北方边疆。

可留着瓦剌,瓦剌兵不血刃蚕食鞑靼的力量,只要数年积累就会再度起兵。

但那又如何,为了争斗,为了压制武将的权势,这都是不必要的牺牲罢了。

大明的文武之争,已现端倪。

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对于应天人来说注定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月份。

自洪武皇帝朱元璋病倒后,应天整整持续了半个月的戒严与宵禁,直到一月来临,才传来朱元璋病情好转的消息。

随后,朱元璋命太子朱标代为监国,他要与马皇后前往中都凤阳老家休养身体。

这一圣旨出现,朝野泛起波澜,就连天下人都惊呆了,身为工作狂的朱皇帝,自从登基后就没有一日闲过。

如今却彻底撂挑子,回中都凤阳休养,这是要彻底交班做起甩手掌柜了?

朱皇帝去凤阳休养,朱标算是彻底成为大明的掌舵人,朝野之中人心思动。

有人开始谋算未来的后路,有人在想着迅速向朱标靠拢,还有人在谋划阻止北伐……

波云诡谲的朝堂人人都有各自的心思,但是因为朱皇帝还未曾离开,一切都在暗处暗潮汹涌。

乾清宫内,毛骧守在乾清宫的宫殿之外,目光锐利,而在乾清宫内火盆烧得正旺。

吕复正在为朱元璋诊脉后,轻声说道:“陛下的病情已经稳定,然陛下年事已高,切不可再纵情饮酒、大喜大悲,也不可再操劳了。”

朱元璋的病情有了好转,忙碌多日的吕复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向朱皇帝告辞。

待吕复离开后,朱元璋自嘲道:“打了一辈子仗,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多喝了几杯酒还要受这份罪,呵呵。”

魏国公徐达坐在床榻边,须发皆白的徐达精神头不错,道:“陛下,咱们都老了,老不以筋骨为能,吕先生说得没错,要节劳了。”

朱元璋转了转身子,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道:“咱等过了除夕一开春,就与皇后去中都,以后天下的事情就交给标儿了。”

魏国公徐达的眉毛抖了抖,笑着说道:“陛下,您当真准备什么事情都不管了?臣不信,不然您今日为啥叫臣来呢?”

朱元璋能骗得过别人,却骗不过徐达,他们两个太熟悉了,朱元璋瞧了徐达一眼,扑哧一声笑了,然后说道:“咱就知道瞒不过你,咱的身体你也看见了,是越来越不成了,趁着还能动弹,咱得为标儿把把关。”

“有咱在,应天城的那群牛鬼蛇神都在

最新小说: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三国之再世诸葛 娘子—媚乱天下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我去明末救义士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