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除夕喜事(1 / 4)

前些年,因为军中的将官经常克扣兵卒的粮饷之事,在杨帆的努力下,大明设置了专门监督此事的官吏,后监督此事的职责,逐渐交给了各地的都察院监察御史,一直到今日。

说来有趣,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赵廷、张潇能弹劾杨帆,竟是多年前杨帆一手促成的。

不过,正如杨帆与蓝玉私下会面说的那样,他们二人功劳在身,朝廷不会真的将他们怎样,至少目前不会。

北方有瓦剌虎视眈眈,倭国之内,南北朝对峙已经到了尾声,且东南亚各国还未征服,大明,需要有经验的大将未来为朝廷出征,所以朱元璋一定会保住他们。

杨帆在应天的府邸的管家,的确做了不少坏事,放印子钱、欺凌百姓、拉帮结派……

坏事的确做了不少,杨帆随手便处理了那管家,连带着与他狼狈为奸的九人,一并惩处。

时间悄然流逝,除夕前三天,杨帆的府邸中来了一位老朋友——王慧迪。

王慧迪身为刑部侍郎,亲自负责杨帆与蓝玉的案子,没少奔波忙碌。

两人坐在廊檐下,王慧迪望着落雪,还有悠闲的杨帆,道:“长安侯在家中好逍遥,本官可是一刻不得空闲啊。”

杨帆为王慧迪倒了一杯茶,调侃道:“能者多劳,王大人能力大理应多劳累,不像我想要做事也做不了不是?”

王慧迪闻言苦笑,摆了摆手,道:“长安侯就别说笑了,你是不知道殿下每隔三五日就要派人来过问调查情况,一个劲儿地催促。”

朱标有心在今年发兵北征,将瓦剌诛灭,但这案子一直牵扯着,杨帆与蓝玉如何能走得了?

朱标着急,压力就传到了王慧迪等刑部的官员身上,一级压着一级,白日黑夜地调查。

杨帆微微一笑,说道:“那王大人这般忙碌,还来我这里拜访,是为了什么事?”

王慧迪呷了一口清茶,道:“快到除夕了,吾来与长安侯通通气,让长安侯心里有数,这辽东军中的贪腐情况,是有的,不过,贪腐的将官并不多,至少以我的经验来看,辽东军的廉洁情况可比其他的卫所强太多了。”

王慧迪在刑部待的时间不短,什么奇怪的案子没见过?至于贪腐,更是大明各地都有的。

辽东军贪腐不严重,一方面在于杨帆的严厉整治,另一方面在于辽东自己能生钱,且有朝廷发放粮饷,使得辽东军的饷银丰厚。

有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自然很多人就不会走贪腐的路,加上辽东军中普通的兵卒也有检举的渠道,将官害怕被检举,自会收敛。

杨帆的眉毛一挑,有些惊讶:“王大人了解得很清楚,莫非这案子就快水落石出,结案了?”

杨帆认为杨伯成、宋讷,甚至联合了都察院的官员,肯定会尽力拖延,可是从王慧迪的反馈来看,似乎这案子距离结案的时间已经不远了,着实奇怪。

王慧迪苦笑,说道:“不,本官今日来就是让长安侯有个心理准备,这案子,恐怕要拖延很久很久。”

杨帆颇为惊奇,问道:“为何?既都已经查明了情况,为何还要拖延很久?”

王慧迪叹了口气,说道:“长安侯不了解这里面的门道,

最新小说: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三国之再世诸葛 娘子—媚乱天下 我去明末救义士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