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霉头?谁就是找死。
李景隆站出来,笑呵呵地说道:“殿下,臣认为应当北伐,今年必破瓦剌,活捉佛家奴!”
李景隆牵头,郭镇、耿瓛等官员也齐齐站出来支持,而之前掣肘反对的官员,则全部偃旗息鼓,不敢再阻拦。
朱标松了一口气,高声道:“好!那我大明今年,便要继续北伐,打垮瓦剌,一举定北疆!”
大朝会结束,决定北伐的消息传遍应天,李景隆则被任命为北伐主帅。
虽然迫于三位国公的压力,北伐确定下来,但是蓝玉与杨帆的案子,文官那边死死咬住。
乾清宫内,朱元璋背着手漫步于阳光之下,锦衣卫蒋瓛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说道:“陛下,三位国公在朝会之后便离开了皇宫,各自返回家中,并未有什么接触。”
顿了顿,蒋瓛又说道:“曹国公拟定了一份名单,其中包括武定侯之子郭镇、长兴侯之子耿瓛,以及韩国公的孙儿李芳、魏国公长子徐辉祖,还有信国公的孙子汤昱等一十二人。”
蒋瓛说完见朱元璋没有反应,只好耐心等待,过了片刻就听到朱元璋笑了。
“杨帆啊杨帆,也就他能说动那三个老家伙了,平日里在府中猫着,也不愿意来宫里陪陪咱,为了自家的孩子倒是勤快。”
蒋瓛咧了咧嘴,摸不准朱元璋话里面的情绪,小心地说道:“陛下,您对这名单可是觉得不妥?”
朱元璋停下脚步,往北面望去,道:“有何不妥?旧人老去,新人出头,这才是天道寻常,我们这些老人也的确该让一让位置了。”
蒋瓛的瞳孔微微收缩,被朱元璋的话吓得僵直在原地。
朱元璋却轻声说道:“下去吧,让毛骧来见咱,咱也是时候离开应天,去看一看大明的大好河山了,北平府,是个不错的地方。”
朱元璋脸上挂着笑意,对于朱标这一次的表现虽然不甚满意,但有杨帆这个臂助在,他相信朱标会越做越好。
魏国公府,魏国公徐达拄着拐杖,与李景隆漫步于府邸内,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李景隆从武英殿出来,便一路离开皇宫,到了魏国公府邸,面见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