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生死存亡(4 / 4)

盘山下,七月。

七月的福建,暑气上升,杨帆一行人在铜盘山下歇脚,躲避正午最热的暑气。

小河边,老树下,杨帆与纪纲、王图、杨士奇等人坐在一起,正在与路过百姓交谈。

百姓挑着扁担,两边放着各种小玩意儿,他正是南来北往卖货物的货郎。

福建山多水多,许多偏僻的地方就靠着货郎运送东西,供给当地百姓所需的日用东西。

杨帆留货郎一起交流,自然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为了与他确认一件事。

货郎的手中有不少铜钱,还有许多铜钱已经磨损相当严重,却依旧流通于市面上。

杨帆返程回应天,并未选择便利的水路,而是选择了更加安全的陆路。

一方面,杨帆是为了安全考虑,另一方面,杨帆是为了沿途了解福建以及浙江等地的民生情况。

从福州府走到建宁府,杨帆一路上见到了不少民生百态,而最让杨帆注意的,便是海贸走私与货币问题。

前者,乃是杨帆要解决的,这次回到应天后他会拿出一个章程来,革除弊政。

后者,除了杨帆之外,聪明如杨士奇都没看明白,杨帆到底在干什么,又在忧虑什么。

待货郎离开之后,王图忍不住问道:“大人,咱们走了一路,您也看了一路,您为何总要看他们手中的铜钱?”

纪纲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属下已经仔细检查过了,那些铜钱都没有问题,全都是朝廷铸造的,更没有‘剪边重铸’的问题。”

杨帆见众人都看着他,笑呵呵地说道:“铜钱自然没有问题,不过你们可曾发现,这铜钱的年头可不短了,有些还是洪武初年铸造。”

众人面面相觑,都没明白杨帆的意思,只有杨士奇在听完后隐隐有所感悟,道:“杨大人的意思是,这铜钱流通,有问题?”

杨帆不可置否地指着离开的货郎,道:“这货郎行走四方,能接触到最普通的百姓,我们沿途见过的货郎不少,人人货币都是一副老旧模样,为何?”

众人很是不解,看向杨帆。

杨帆轻声说道:“我大明之前,两宋的时候,开辟的是赣矿,至前元时期横征暴敛,赣矿已经将近枯竭,故我大明的铜矿,太少了!”

最新小说: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我去明末救义士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明中祖:朱慈烺 娘子—媚乱天下 汉末小人物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三国之再世诸葛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