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人说得有道理,不过杨帆有句话要问问诸位,若是不让锦衣卫监察,为何之前多年来,当地的监察御史都未发现海贸走私之猖獗?官商勾结之严重?”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反对他的大臣,道:“悍匪蒲忍一伙人,组织千人攻打福州城,福州城内上至承宣布政使司衙门,下至普通百姓,全都遭殃,而引狼入室者,正是福建的高官右布政使叶柄!”
杨帆不详细说,在场的官员也能想象得到,那群悍匪杀入城中,是何等危险混乱的局面。
邵质依旧坚持己见,道:“杨大人,这锦衣卫到了三省监督市舶司,谁又能监督锦衣卫?你可想过?”
杨帆微微一笑,道:“自然,三省的锦衣卫监督市舶司,更要监督巡查御史,而巡查御史反过来也可监督锦衣卫,邵大人觉得,可行否?”
邵质闻言微微一怔,沉默片刻,有才说道:“既然杨大人思虑周全,此事倒不是不可行。”
杨帆说服了邵质,继续说道:“殿下,这其二,便是由我大明官府主动组建船队,船队之中每次要分出固定的船只份额,给予民间的船只,不过,这合作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监察,依旧是锦衣卫与监察御史合作监察。”
朱标闻言微微颔首,不过旋即说道:“此法子好虽好,但是如何防止海贸走私?”
商队跟随官船出海,是需要缴纳赋税的,为了逃避赋税,民间的商船私自出海愿意冒险走私。
杨帆自然早有办法,道:“殿下,这正是臣要说的第三点,需严格管制商船,将能远航出海的船只登记造册,新造出的商船必须每一艘都要登记造册,严格打击海贸走私,不过,要保证海贸安全,要打击海贸走私,还需平定倭国,将海上的倭寇隐患彻底灭绝!”
这正是杨帆的判断,欲打击海贸走私,一方面需要健全制度,另一方面就是要倭寇再也闹腾不起来!
历史上,大明的沿海经常遭受倭寇的侵袭,这里面固然有倭寇狡诈凶残的原因,却未必没有东南沿海利益集团在里面搅动风云,断了官营商船出海的路,这海量的收益,自然进入了他们的口袋。
故杨帆就是要诛灭倭国,将倭国彻底变为大明的一个省,彻底稳住大明的海贸,稳住大明的命脉!
早朝结束,官员们三三两两离开皇宫。
杨帆本来准备立刻返回府邸,结果刚出宫门,就被邵质、吴伯宗的亲随请上了马车。
马车慢悠悠地离开,杨帆看着邵质与吴伯宗,笑着说道:“两位大人,在奉天殿上两位与我还未争论够?”
邵质与吴伯宗互相看了一眼,邵质笑着说道:“长安侯说笑了,我们对长安侯的《海贸奏疏》很是感兴趣,所以才请长安侯一叙,好好聊一聊。”
两人宴请杨帆,挑选了应天秦淮河畔的一座雅致酒楼,酒楼的雅间临着秦淮河。
清风徐徐水波不兴,邵质对杨帆说道:“杨大人,你这《海贸奏疏》真施行下去,可知要动摇多少人的位置?多少人的利益?你这是将自己置于火上啊!”
有些话在朝堂上,邵质不便说,私下里反而开门见山。
杨帆微微一笑,反问邵质道:“邵大人觉得,这些人的位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