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闻言仰面而笑,说道:“去了一趟南边,怎么你也学会巧言令色那一套了?今日寻你来,主要是为了南边的事情。”
朱元璋看了不少杨帆送到京城的书信,也看了三法司审理海贸走私案的卷宗。
然而看的文字再多,终究不如亲历者的讲述来得实际、真实,朱元璋就是要听一听真实的情况。
杨帆想了想,说道:“那臣就从离开紫金山后,前往福建省开始说起吧……”
随即,杨帆将杨士奇失踪,他得到消息与朱标演了一出戏,然后暗渡陈仓前往福建,抵达福建后又暗中调查、搜寻杨士奇、结交陆行等官员的事情全都讲述了一遍。
当杨帆讲述到那夜蒲氏一族组成的悍匪进攻福州城的时候,朱元璋明显动了真怒,冷声说道:“蒲氏一族当年在泉州,联合元贼屠戮宋朝皇室,咱将他蒲氏一族打入贱籍,永世不得翻身,没想到还有余孽!”
杨帆微微颔首,说道:“蒲氏一族可恶,不过,蒲氏一族不过是爪牙罢了,真正的大患是南边那些参与海贸走私的人。”
说着,他在衣袖里面摸索了一阵,居然取出了一封文书,道:“请陛下过目。”
朱元璋挥挥手,说道:“咱这眼神早就不行了,这里又无明烛,你直接说就好。”
杨帆闻言只好展开文书,道:“此事臣也是又去了一趟南边才得到消息,在海贸走私之中,竟发现了不少的铁器在其中。”
铁器?
朱元璋的眉头一皱,盐铁那是朝廷赋税的重要来源,历来掌控得极为严格,尤其是大明建立,攻取北平府以及山西等地后,就对残元开始了封锁。
盐、铁器,尤其是铁器长期被封锁,不准流入漠北,多少人因此被惩处?
“铁器出海?这铁器出海的数量可庞大?所换得的财货几何?”
杨帆深吸一口气,说道:“根据统计,每一艘出海的私营走私货船,都会带着粮食、铁器,其中铁器所能换得的资源,可谓庞杂,上至香料、金银,下至矿石、特产等物,应有尽有,利益十分巨大。”
毛骧在一旁忍不住了,插嘴道:“为何铁器到了海外如此紧俏?要用香料,金银来购买?他们,无法生产铁器?”
杨帆闻言感慨道:“此事我一开始也与毛大人有一样的困惑,不过后来经过调查,这些走私货船所到的地方,当地的铸造冶炼工艺落后,别说兵器,就连一根绣花针、铁钳,又或者铁锅都造不出来。
在那些地方,金银、香料因为是原产地,所以价值并不高,反而是日常使用的铁器,才是紧俏物品。
长久以来,这些隐秘的海贸路线,全都被私营走私的商船掌握,攫取海量的利润。”
杨帆前往福建省,为何会遭到那么多的反对?上至朝堂下至当地的士绅商人,都在想办法阻拦,甚至铤而走险,进攻福州城,要将杨帆等人在福州城里面一网打尽,就是因为海量的利益摆在那儿。
朱元璋听杨帆讲述完,幽幽长叹一声,道:“财帛动人心,让他们连死都不怕,咱发布《大诰》,想以此震慑天下贪官,可贪腐还是屡禁不止,杨帆,你做得很好。”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