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目光也望向户部尚书楼覃,朝楼覃微微颔首,楼覃就明白了朱标的意思,他缓缓地走出来,道:“殿下,如今国库充盈,若征倭寇的话,国库能支撑一年到两年,不成问题。”
什么?
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颇为惊讶,就连谨身殿大学士严震直都忍不住站出来,道:“楼大人,国之大事可不能说笑,去年、前年两年征战,国库里的钱从哪儿来的?”
楼覃的脸色严肃,道:“严大人,本官素来是有一说一,去年长安侯坐镇福建,抄没三省贪官污吏与那些士绅的家宅,得银钱颇巨。”
范星、钱唐,这都是福建出了名的大商人,加上因此案一路查出来的贪官污吏以及士绅商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杨帆主审此案的时候,一点没有客气,该杀就杀,该流放就流放,家产统统抄没,冲入国库。
待海贸走私案结束,罚没的财货竟然比大明北伐打瓦剌的军费还要多,可见这群家伙有多贪婪。
“且经过长安侯整顿,三大市舶司的收益比之前高了有三成左右,这一来一回国库自然充盈。”
楼覃就是一个直性子,有钱就是有钱,没钱就是没钱,所以他的话没人不信。
楼覃堵住了严震直与吴伯宗的嘴,群臣也没办法以国库空虚劳民伤财来阻止征伐倭寇。
谁能想到,杨帆去年去处置海贸走私案,直接将大明征倭寇的军费给弄出来了,堪称一箭双雕。
朱标见吴伯宗与严震直等人偃旗息鼓,嘴角上扬,道:“征倭国,我大明势在必行,由谁来统兵,诸位爱卿可有人选推荐?”说着,朱标的目光往武将那边望去。
蓝玉、杨帆、李景隆,以及武定侯郭英等将官全都在,蓝玉有心征倭寇,不过他也清楚,他都是梁国公了,若再打下倭国,朝廷该怎么封赏他?
未来朱标继位之后,蓝玉的地位看似高高在上,可也十分的尴尬危险,故蓝玉难得“高风亮节”了一次,说道:“殿下,臣推荐长安侯杨帆与曹国公李景隆同往!”
大明征倭国,除了大明水师之外,陆上的军队主力就是辽东军,而辽东军的班底是杨帆一手建造起来的,选杨帆最合适不过。
李景隆多年来做杨帆的副手,又有北征瓦剌独领一军的战绩,这俩人去当是十拿九稳。
文渊阁大学士齐泰闻言,却站出来说道:“曹国公与长安侯虽战功卓著,然进攻倭国需有水战之法,恐有闪失,殿下,臣举荐靖海将军郭英,可担此重任!”
齐泰话说得漂亮周全,武定侯郭英还真就有经略水军的经历,经验丰富。
朱标眉头微蹙,他心中选定的大将就是杨帆与李景隆,不过齐泰提出来了,朱标又不能置之不理,他沉吟片刻,说道:“齐大人说得不无道理,长安侯、武定侯的意思呢?”
杨帆想了想,说道:“殿下,水战之法臣的确不擅长,臣觉得可以请郭老将军与我等一同出征。”
杨帆的心思都在攻占倭国上,至于功劳不功劳的,他并不在意,他的满脑子都是灭了倭国,以绝后患。
武定侯郭英闻言,缓缓地走出来,言辞恳切的说道:“殿下,老臣参与水战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