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担忧,说道:“裴老哥,杨大人日理万机,能有时间管我们的事情吗?”
裴仑点了点头,坚定地说道:“能!杨大人当年我高丽还不是大明行省的时候,都能为我们做主,如今一样能!”
老者愁眉不展,说道:“可……可我听说那位主管田地的刘大人,与晋王殿下关系密切,这涉及晋王殿下,杨大人未必能帮我们。”
王显拍了拍老者,宽慰道:“刘老兄,别担心,当年我家女儿那事儿,杨大人都能我老汉讨回公道,这次涉及这么多人,他不会不管的。”
他们正说着,杨帆已经领着一众官员来了,离着很远,杨帆便高声道:“裴老先生,王老先生,什么风将你们二位吹过来了?”
裴仑、王显,以及其他的百姓纷纷向杨帆行礼,裴仑道:“老朽参见杨大人,能再度见到杨大人,老朽三生有幸!”
杨帆搀扶着裴仑、王显起身,往他们身后望了一眼,来的都是面色黑红,面容愁苦的庄稼人。
杨帆心中隐隐猜到了什么,说道:“裴老先生、王老先生,这里风沙大,我们寻一个安静的地方,有什么话好好说一说。”
裴仑与王显等人也不推辞,就在一处树林边安置了桌椅,一落座,王显便忍不住了。
“杨大人,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除了来找您,我们不知道还能找谁帮我们了!”
王显满心的苦涩,将他们受到的苦难,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杨帆。
此事的起因,在于高丽成为大明行省后,由于之前高丽的很多地主豪绅豢养奴隶,导致很多人没有土地,更不缴纳赋税。
朝廷根据大明的法度,将那些人解救出来成为普通人,然后发放土地,重新编纂黄册、鱼鳞册。
朝廷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在实际落实的时候却出现了利用编纂之权,公然侵蚀百姓土地的事情。
裴仑、王显等百姓就遇见了这种情况,他们据理力争,却被刘兴打压。
不少人忍气吞声,忍受土地被占,息事宁人,也有人联合起来,不愿意屈服,然而他们的力量太薄弱,很多人想要去京畿开京告状,被人打得头破血流。
裴仑等人思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求杨帆,只要杨帆肯管,他们就有得到公正的希望。
杨帆沉吟片刻,说道:“裴老先生,你们遭遇的这种情况在整个高丽省很普遍么?还是只有在西京一带频发?”
裴仑苦笑着说道:“多,太多了,尤其是原来高丽官员执掌的地方,咱大明派来的官员还有些顾虑,遗留下来的高丽官员大多这么做!”
裴仑的话让杨士奇颇为惊讶,解缙也是不解其中的奥妙,杨帆却洞若观火。
从大明选派来的官员,大多经过了严格的考核,且来到高丽时间短没有根基。
大明在高丽设巡察御史、锦衣卫,大明本土派来的官员很清楚巡察御史的厉害,更忌惮锦衣卫的恐怖,所以都会收敛、克制。
高丽前朝遗留下来的官员则不然,他们大多数都是地头蛇,高丽成了大明的行省,一时半会,大明没有那么多官员派过来,故许多高丽前朝官员依旧干自己以前的职务,自然肆无忌惮地盘剥着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