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俺答主力四万人就在得胜堡附近,分成三路南下,前锋行进方向都是得胜堡!”
杨帆与李文进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同样的判断。
俺答想利用得胜堡制造心理震撼,对大同形成实质优势,但暂时不会全军冲锋。
“他有所顾虑。”
李文进分析道。
“不愿做出更多牺牲,只想打巧战。”
杨帆颔首。
“传令各营,按预定方案展开防御阵型。李文进,你负责左翼;让赵将军负责右翼。中军由我亲自坐镇。”
李文进犹豫了一下。
“杨大人,马芳等前锋是否会主动攻击?”
“不会。”
杨帆斩钉截铁地说。
“敌人太多,马芳和麻禄都不是鲁莽之人。他们前锋应该正在回防,位于中军左右两翼。”
“您认为会形成对峙?”
“双方都打政治战,打不起来的可能性居多。”
杨帆若有所思。
“俺答如果真想打,早就进兵,现在犹豫不决,机会全失。”
李文进思索片刻,突然警醒。
“杨大人,我们绝不能去占得胜堡,否则遭遇战一定会打起来!”
“我担心的倒是俺答绕过我们直奔大同。”
“马芳和麻禄也会防着这手。”
李文进迅速回应。
“他们也要主动布局。”
杨帆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说得好。立刻召集将领们前来中帐议事。”
很快,各营将领齐聚临时搭建的中军大帐。
李文进站在沙盘前。
“两翼展开,形成犄角之势。左翼由我亲自指挥,右翼赵将军负责。中军保持机动,随时支援薄弱环节。”
将领们领命而去,整个明军大营迅速行动起来。
骑兵在雪地上来回奔驰,步兵方阵有条不紊地变换着队形。
不到半个时辰,原本密集的中军主力变得单薄,但远处旗帜点点,已形成严密的防御阵型。
杨帆站在高处,望着迅速展开的军队,满意地点点头。
“大明卫军果然训练有素。”
李文进站在他身旁,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
“五百年来的劲旅,岂是浪得虚名。”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从远处疾驰而来,马上的传令兵浑身是雪,显然赶了很急的路。
“报!马将军传信,俺答发现我军后已停止推进,排成雁翎阵型!”
杨帆眼中精光一闪。
“变数已小,今日要么大打,要么谈和休兵。”
他转向李文进,声音低沉而坚毅。
“给俺答下一道帖子。”
与此同时,在北方数里外的小山头上,俺答正站在风雪中,望着南面荒漠雪地上那支突然出现的明军。
他身披厚重的毛皮大氅,胡须上结满了冰霜,眼中却带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杨帆...竟然带着四万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