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第三封信上的白莲。
“白莲教在山西的香堂,全是饶阳王的私产。那些'弥勒降世'的谣言,就是从这里散出去的。”
老道和李三爷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虽然这些信件没有明确署名,但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足以诛灭九族。
“严世蕃...”
老道声音嘶哑。
“严阁老的儿子,为何要这么做?严家已是富贵至极...”
杨帆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出咔咔声响。
“人心不足蛇吞象!饶阳王曾亲口对我说。”
他眼中带着痛楚。
“他说要当皇帝。”
“什么?!”
李三爷霍然站起,椅子轰然倒地。
“那日在大同监牢,他酒醉吐真言。”
杨帆声音低沉。
“他说我的变法方向错了,应该先取兵权,再联外敌。只要俺答攻破居庸关,他就能以勤王之名掌控京营...”
老道长叹一声,泪水顺着皱纹纵横的脸滑落。
“天家血脉,竟堕落至此...”
“所以您把他...”
李三爷做了个下劈的手势。
杨帆摇头。
“送进了凤阳高墙。”
他苦笑道。
“严世蕃棋高一着,让饶阳王背了所有黑锅。真正的幕后黑手,现在还在严府赏花饮酒呢。”
烛火突然爆了个灯花,室内骤然一亮。
老道布满老年斑的表情决绝。
“皇族不改制,严党就会一直找替罪羊。长此以往,天下必乱!”
“师父的意思是...”
杨帆眼中重新燃起光芒。
“老朽要亲自走一趟宗人府。”
老道起身,佝偻的背脊竟显出几分挺拔。
“这把老骨头,也该动一动了。”
李三爷搓了搓手,故意岔开话题。
“先不说这些糟心事。杨小子,你信里提的火铳是怎么回事?”
提到火铳,杨帆眼中立刻有了神采。
“三爷不知,那火铳在大同城头一响,鞑子骑兵人仰马翻!”
他兴奋地比划着。
“三十步内能破重甲,五十步可杀无防护之敌。我已经命工匠日夜赶制,三个月内要装备两千杆!”
“两千杆?”
李三爷有些震惊。
“那得多少银子?”
“值!”
杨帆斩钉截铁。
“等平定倭寇,我还要在沿海建炮台。到时候。”
“等等!”
老道突然打断,浑浊的眼中精光一闪。
“你刚才说'平定倭寇后'?莫非还有更大谋划?”
杨帆神秘一笑,从袖中抽出一卷图纸徐徐展开。
“您二位请看。”
图纸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工坊、矿场、商路,像一张巨大的蛛网覆盖整个北方。
“瓷器、茶叶、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