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此刻自己的一念之差,将决定多少人的命运。
“归大人说得对。”
张居正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坚毅。
“但直接上奏恐会适得其反。”
他转向申时行。
“时行,你执笔写信给海瑞,让他速至乌程安抚百姓。”
申时行迅速铺开新纸。
“下官明白,定会详述百姓无辜之情。”
张居正从袖中取出兵部尚书印,郑重交给申时行。
“将此印转交海瑞,以便他能便宜行事。”
他顿了下。
“告诉海刚峰,若遇阻拦,可先斩后奏。”
归有光眼中划过敬佩之色。
“大人英明!下官愿亲自送信。”
张居正颔首,目光转向窗外阴沉的天空。
“我与申大人、张大人即刻前往总督府,希望胡宗宪能出面斡旋。”
他心中并无把握,但此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众人匆匆分头行动。
张居正临行前,归有光忽然深深一揖。
“大人今日之举,实乃大明砥柱。”
张居正苦笑一声,没有回答。
他比谁都清楚,在这风云诡谲的朝堂之上,所谓砥柱,往往最先被巨浪拍碎。
消息传到京城后,街头巷尾、茶舍酒楼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江南那边杀了上百号人!”
一个瘦高个儿压低声音,却恰好让邻桌的徐阶听得一清二楚。
“嘘。
小点声!”
同伴紧张地环顾四周。
“据说那殷正茂是杨大人举荐的,这事会不会...”
角落里,徐阶放下茶盏,指尖发颤。茶汤映出他疲惫的面容,鬓角的白发似乎又多了几根。
“杨大人怎会是这种人?”
另一桌的书生拍案而起。
“定是有人栽赃!”
“可王学门人不是一直主张'致良知'吗?为何杨大人反对立阳明官学?”
有人困惑道。
徐阶闭了闭眼。
这些议论像无数细针,扎在他心上。局势已经彻底失控了。
殷正茂的屠刀不仅砍在百姓身上,更砍在了本就脆弱的朝局平衡上。
他放下几枚铜钱,起身时险些碰倒茶壶。
小二连忙来扶,却被徐阶摆手拒绝。
走出茶楼,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独。
裕王府内。
徐阶匆匆穿过回廊,远远就听见瓷器碎裂的声音。
他加快脚步,裕王正焦躁地在厅中踱步,李春芳愁眉不展地坐在角落,地上散落着茶盏碎片。
“殿下。”
徐阶深施一礼。
裕王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拉住他。
“徐师傅!你可算来了!”
年轻的亲王眼圈发红。
“这...这可如何是好?”
徐阶暗自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