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大猷突然跪倒在地,声音哽咽。
“大人...我抗倭三十载,今日终于看到希望!”
“探子从平户传回消息,九州岛诸藩的倭寇头目已发布征募令,连北方的浪人武士都在南下集结。”
“果然...”
朱翊钧的手指在案几上敲击,节奏越来越快。
“他们这是要我注一掷了。”
俞大猷起身,从怀中取出一卷密信。
“据查,这次倭寇征募的规模前所未有。肥前、肥后、萨摩三地的大名甚至开放了武器库。”
朱翊钧展开密信,烛火将纸上的墨迹映得忽明忽暗。
他的目光在”三千武士”“铁炮五百”等字眼上停留,喉咙发紧。
“他们恨我入骨啊。”
他突然轻笑一声,将密信放在烛火上点燃。
“我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自然要拼死一搏。”
俞大猷眉头紧锁。
“大人,沿海卫所的情况比宣大复杂得多。
戚将军在台州虽然围困了倭寇主力,但...”
“但卫所已经烂透了,是吗?”
朱翊钧接过话头,眼中带着锐利。
“戚继光、俞大猷二位将军都不得不重新募兵,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茶房外传来脚步声,李文进匆匆走入,身上还带着夜露的湿气。
他看到燃烧的密信灰烬,脸色更加凝重。
“大人,马芳将军派快马送来口信。”
李文进压低声音。
“大同右卫的兄弟们都很担心您。倭寇不同于蒙古人,他们在暗处...”
朱翊钧抬手打断。
“李将军,我知道你们的好意。但这次不一样。”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东南沿海地图前。
“倭寇已经和严世蕃、汪直之流勾结多年,通过毁堤淹田、压榨工匠,制造廉价丝绸瓷器牟取暴利。”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宁波的位置。
“而我的新政,将丝绸作坊分散到千家万户,由官营钱庄统一采购,织造局统一买卖,直接断了他们的财路!”
俞大猷与李文进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忧虑。年轻的皇帝说得没错,但这意味着倭寇必将疯狂反扑。
“大人。”
俞大猷沉声道。
“依末将之见,倭寇不会在台州与戚将军硬碰硬。
他们必定会攻击沿海薄弱之处,行围魏救赵之计。”
朱翊钧转身,烛光在他年轻的脸上投下深深阴影。
“俞总兵认为他们会选哪里?”
“福州、泉州都有可能。”
俞大猷指向地图。
“但最危险的还是松江府。
那里是丝绸重镇,又有黄浦江水道...”
李文进突然插话。
“大人!马芳将军再三叮嘱,请您务必三思。倭寇凶残狡诈,海上又是他们的地盘...”
朱翊钧的目光在两位老将之间游移,忽然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