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俞大猷为人刚直,未必愿意让自己的水师冒险。”
他忽然拍案。
“不管了,必须一试!传令,明日我亲自南下见俞大猷。”
次日深夜,朱翊钧安排吕坤和李贽留守营中,自己则带着郑钦和一支精锐百人队,悄然离开杭州,向南疾驰而去。
三天后,厦门港外。
朱翊钧和郑钦扮作商人模样,站在一处高坡上俯瞰闽海水师的军港。
夕阳西下,港湾内数十艘战船整齐排列,桅杆如林。
“这俞大猷,果然名不虚传。”
朱翊钧赞叹道。
“看这水寨布局,前有哨船警戒,后有快船接应,进退有度。”
郑钦点头。
“闽海水师虽非兵部正规军,却是实打实的抗倭中坚。听说俞将军练兵极严,士卒能三日不眠不休追击倭寇。”
朱翊钧目光扫过港湾。
“你看那些战船,虽不及朝廷战船华丽,却结实耐用。船身吃水线附近都加装了铁板,防炮击。”
“大人明鉴。”
郑钦指向远处。
“那边是修船厂,日夜不停。据说俞将军剿灭海盗所得,大半都用来维护战船了。”
朱翊钧忽然问道。
“郑钦,你与俞大猷打过交道,此人如何?”
郑钦思索片刻。
“俞将军命途坎坷,曾几起几落,但抗倭之心从未动摇。
他与戚继光不同,戚将军善于防守,俞将军则主张主动出击,彻底剿灭。”
“彻底剿灭...”
朱翊钧喃喃重复,眼中闪过赞赏。
“正合我意。”
正当二人交谈间,一队水师士兵悄然围了上来。为首的军官抱拳行礼。
“二位先生在此观望多时,不知有何贵干?”
郑钦正要开口,朱翊钧抬手制止,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
“带我去见俞将军。”
军官看清令牌,脸色大变,立刻单膝跪地。
“不知大人驾到,恕罪!”
闽海水师中军帐内,俞大猷正在研究海图。
他已年过五旬,鬓角斑白,但腰背挺直如松,双目炯炯有神。
“报!”
亲兵匆匆入内。
“杭州来的朱大人到了!”
俞大猷猛地抬头。
“朱翊钧?”
“正是。”
俞大猷放下手中海图,大步走出帐外。远远看见朱翊钧一行人走来,他加快脚步迎上前去。
“朱大人!”
俞大猷抱拳行礼,声如洪钟。
“末将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朱翊钧还礼。
“俞将军不必多礼,是本官冒昧来访。”
二人对视一眼,都在打量对方。
俞大猷见朱翊钧虽为文官,却目光锐利,举止间透着杀伐决断。
朱翊钧则注意到俞大猷双手粗糙,甲缝里还残留着火药痕迹,显是常亲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