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指划向枫泾。
“倭寇主力在枫泾,朱家角还有一支偏师。我们四千五百人,如何应对?”
帐内一时沉默。
王如龙和陈子銮交换了一个眼神,胡守仁则盯着地图,眉头紧锁。
“末将以为,当直取华亭。”
胡守仁率先打破沉默。
“倭寇围城部队不过三千,我军精锐尽出,未必没有胜算。”
王如龙摇头,粗壮的手臂在空中一挥。
“胡将军此言差矣!倭寇在枫泾的主力随时可以回援,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必败无疑!”
“那王将军有何高见?”
胡守仁反问,语气中带着军户子弟特有的固执。
王如龙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
“高见谈不上。依我看,不如迂回到朱家角,从泖河长驱直入,打倭寇一个措手不及!”
“太冒险了!”
陈子銮突然开口。
“朱家角地形复杂,倭寇若在淀山湖东南岸设伏,我军将进退两难!”
戚继光的目光在三位将领脸上扫过,最后停在陈子銮身上。
“子銮,你担心什么?”
陈子銮深吸一口气。
“将军,末将担心的是朱翊钧大人那边。若他不能在华亭南面牵制倭寇主力,我军孤军深入,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朱翊钧?”
王如龙嗤笑一声。
“那个朝廷派来的文官?带着他那支花架子火器营?陈将军,你未免太高看他了!”
胡守仁皱眉。
“王将军,慎言。朱大人毕竟是朝廷命官。”
戚继光抬手制止了争论。
“朱翊钧如何,暂且不论。眼下我们只有两条路——要么正面强攻,要么迂回朱家角。诸位,表决吧。”
帐内再次沉默。
王如龙第一个举起手。
“我选朱家角!”
胡守仁犹豫片刻,也缓缓抬手。
“末将...也赞成迂回。正面强攻确实胜算不大。”
三双眼睛都看向陈子銮。
这位平日话不多的将领咬了咬牙。
“既然两位都这么选...末将附议。但请将军速派快马联络朱大人,务必让他及时策应。”
戚继光点头,眼中带着决然。
“好!那就这么定了。全军即刻拔营,急行军至朱家角。”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
“此战凶险,诸位...珍重。”
三位将领同时抱拳。
“末将誓死追随将军!”
帐外,天色已微微发亮。
戚继光站在营帐门口,望着远处被晨雾笼罩的山峦,喃喃自语。
“朱翊钧啊朱翊钧,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与此同时,三十里外的枫泾镇外。
朱翊钧勒住缰绳,战马不安地打着响鼻。
他眯起眼睛,打量着远处倭寇的营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