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朱翊钧和张居正要掀桌子了,让他们别傻等着被宰!”
严世蕃一惊。
“父亲,这是要...”
“要造反吗?”
严嵩冷笑。
“不,这是自保!朱翊钧既然不给我们活路,那就别怪我们心狠手辣!”
罗龙文额头渗出冷汗。
“阁老,此事非同小可...”
“怕什么!”
严嵩猛地拍案。
“老夫今年八十了,横竖都是死。但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严世蕃眼中闪过狠色。
“父亲说得对!我这就去写信。不过...光靠外援还不够,我们得在京城有所准备。”
严嵩满意地看了儿子一眼。
“不错。
罗大人,你在五城兵马司的人,还能用吗?”
罗龙文咽了口唾沫。
“能...能用。下官有个表侄在兵马司当差,手下有几十号人。”
“好。”
严嵩走回书案前,提笔蘸墨。
“世蕃,你负责联络外援;罗大人,你准备在城内策应。记住,打仗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败了一回不要紧,关键是要让他们不得安宁!”
严世蕃狞笑。
“父亲放心,儿子明白。对了,火药局那边...”
严嵩笔锋一顿,眼中精光暴涨。
“火药局是关键。
朱翊钧那些新式火器,都是从那里出来的。若能...”
“儿子懂了。”
严世蕃阴森一笑。
“我这就安排人手,必要时...”
“先别轻举妄动。”
严嵩打断他。
“老夫要亲自去看看。”
罗龙文大惊。
“阁老,这太危险了!”
严嵩冷笑。
“危险?老夫活了八十年,什么风浪没见过?”
他放下笔,吹干墨迹。
“你们去准备吧,记住,动作要快,时机不等人!”
玉熙宫内,檀香缭绕。
嘉靖皇帝盘坐在蒲团上,双目微闭,手中捻着一串沉香木念珠。
“主子,酉时到了。”
吕芳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中捧着一个锦盒。
“该进丹了。”
嘉靖缓缓睁开眼,目光如电。
“吴明、吴亮那边有消息了?”
吕芳躬身道。
“回主子,刚收到密报。
朱大人用新式火器打掉了倭寇营垒,岸上的倭寇已经肃清。”
嘉靖嘴角微扬。
“好,很好。
朱翊钧没让朕失望。”
吕芳小心翼翼打开锦盒,取出一颗龙眼大小的金丹。
“主子洪福齐天,倭寇不过是跳梁小丑。”
嘉靖接过金丹,却不急着服用。
“严嵩那边有什么动静?”
吕芳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