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想要的效果(3 / 5)

>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朱翊钧环视一圈。

“我想编一套士兵的蒙学书。”

堂内一片寂静,连何心隐都瞪大了眼睛。

“大人是说...给士兵读的《三字经》?”一个年轻学子怯生生地问。

“差不多,但要更简单。”

朱翊钧拿起案上的茶碗比划。

“最好是口诀,或者能唱出来的曲子词,朗朗上口,一听就懂。”

何心隐猛地拍案。

“妙啊!明军就该是天下人的军队,不是皇家私兵!”

吕坤却皱眉。

“心之道万万千千,士兵如何能合一?”

“要什么思想!”

李贽嗤笑。

“当兵的有赏有罚就够了,读什么书!”

朱翊钧摇头。

“没思想的军队,与土匪何异?”

“大人明鉴!”

何心隐激动地站起来。

“就像当年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就是思想!”

争论越来越激烈,朱翊钧却想起宣大前线的饶阳郡王。

那位老王爷曾给义勇们讲《朱子家训》,效果出奇地好。

“这样吧。”

朱翊钧抬手示意安静。

“先在两千火铳兵里试行。编二三十句口诀,主旨是'尧舜大道、天下普通人'。”

何心隐立刻接话。

“当兵的多不识字,要大白话,比如'不拿百姓一针线'这种。”

“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而战。”

吕坤若有所思。

“保家卫国太虚,不如说'打倭寇,护乡亲'。”

李贽虽然不以为然,但也贡献了几句直白的口号。

众人越说越兴奋,很快拟出了十几条。

朱翊钧听着这些讨论,思绪却飘向更深的地方。

他想起了大明军队的变迁——从开国时骁勇善战的卫所军,到如今腐败不堪的家丁军。

特别是严嵩专权后,将领们纷纷蓄养私兵,朝廷的正规军反而成了摆设。

“大人?”戚继光注意到他的走神。

朱翊钧回过神来。

“想起些旧事。戚将军,你军中可还有卫所出身的士兵?”

戚继光苦笑。

“早没了。现在都是募兵,要么就是末将亲自挑选的义乌子弟。”

“王如龙、陈子銮他们如何?”朱翊钧突然问。

戚继光一愣。

“都是勇将,大人为何突然...”

“他们手下士兵,可有分三六九等?”

戚继光的表情变得复杂。

他沉默片刻,终于点头。

“乡党故旧自然...更受重用些。”

朱翊钧长叹一声。这就是问题所在——戚家军再能打,内部也是靠乡谊亲疏维系。

没有关系的士兵,往往被当作炮灰。

“新编的口诀,第一条就写'军中皆兄弟,

最新小说: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我去明末救义士 娘子—媚乱天下 明中祖:朱慈烺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三国之再世诸葛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