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脸色一沉。
“那是我毕生之耻!”
“不。”
杨帆摇头。
“那是倭寇故意设下的陷阱。他们知道您报仇心切,才会如此设计。今日我们若被仇恨蒙蔽,岂不重蹈覆辙?”
俞大猷浑身一震,眼中带着明悟。
他长叹一声,拍了拍杨帆的肩膀。
“罢了,一切听你安排。”
杨帆松了口气,知道这位倔强的老将军终于被说服。
他岔开话题。
“俞帅,您说大村纯忠会切腹吗?”
俞大猷嗤笑一声。
“那厮身为藩主,若切腹传回倭国,将是奇耻大辱。说不定倭寇会因此再次来袭。”
“我倒不这么看。”
杨帆笑道。
“倭国的织田近日也该有所行动,倭患或将平息。日后再想找倭寇作战怕是不易。”
俞大猷闻言,神情复杂地看了杨帆一眼。
“你小子,连倭国内部动向都了如指掌?”
杨帆笑而不答。
他注意到俞大猷眼下的青黑,知道这位老将军已多日未眠。
“俞帅,后续事宜就交给您了。我得赶回杭州,变法之事已到关键节点。”
俞大猷点点头,忽然压低声音。
“杨小子,严嵩父子经此大败,定会狗急跳墙。你要提防身边人,甚至...”
他犹豫片刻。
“不要太过相信皇上。”
杨帆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
“俞帅放心,我自有分寸。”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与此同时,在历港南面的水口外,三十余艘佛郎机战船正仓皇逃窜。
大村纯忠站在船头,海风吹乱了他的发髻,露出额头上狰狞的伤疤。
“藩主!北面水寨已被明军围困,我们...”
一名武士跪地禀报。
大村纯忠抬手打断,目光扫过身后残存的舰队。
出发时上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如今只剩下这些残兵败将。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历港冲天的大火,那是他经营多年的水寨,如今已化为灰烬。
“南下。”
大村纯忠睁开眼,声音冰冷。
“从水口突围,过了捣杵山,或许还能保住这些船只。”
武士们面面相觑,却不敢违抗命令。战船调整方向,顺着风势向南驶去。
大村纯忠站在船尾,望着渐行渐远的历港,心如刀绞。
他自诩多谋善断,此次战役却一败涂地。
岱山回报称俞大猷船队有一百四五十只,显然是主力,他怎能不倾巢而出?
可谁能想到,这竟是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藩主,前面就是捣杵山了!”
武士的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大村纯忠抬头望去,只见一座形似捣杵的小岛矗立在海面上。只要过了这里,就能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