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打草惊蛇(3 / 4)

秘使。你啊,看似精明,实际上是个糊涂蛋。“

这一刻,吕芳回顾前因后果,突然想通了关键。

杨帆试探皇上是否有继续变法的决心,皇上没有表态,反而搞了个“引蛇出洞”,把裕王、严嵩、徐阶的态度都试探出来了。

皇上是要摸清底细,才决定要不要继续变法,若形势不好,可能就会暂停。

同时,皇上也想试探杨帆,到了关键阶段,变法不是闹着玩的,杨帆到底有没有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来说话。

如此看来,皇上对杨帆勾结外国秘使并不生气,就是因为这个,说明杨帆用实际行动向皇上明确暗示,他不是开玩笑,变法还得继续下去。

想到这里,吕芳觉得嘉靖还是支持杨帆的,对他的做法是赞许的,对继续变法也基本赞成。

只是变不变得下去,恐怕还要边走边看。但他决定反着说话,随口道。

“奴才还真糊涂,经皇上提醒,想起另外一件事,如今看来恐怕也是真的。外面都传言是杨帆给了日本的织田信长火器,才让其打败了倭寇头子大友宗麟,万岁爷,要不要问杨帆一下,让他明白回话?”

嘉靖没有不悦,反而喟然说道。

“我大明朝的人,反而没有外人有信心。李峘见杨帆打败了佛郎机人,又公审了倭寇,就来找他做主,可张居正他们,却反而觉得杨帆要到头了,说这才真叫奇怪。”

吕芳不停点头,没有开口。

嘉靖想了一会儿,忽然问吕芳。

“上回朝鲜使臣说他们的乐器坏了,你有没有再给他们一套?”

吕芳不假思索回禀说。

“还没有。那套乐器是成祖爷赐给他们的,内府也只有几套了,舍不得给。”

嘉靖踌躇一会儿,忽然坚定道。

“这次一并给了。还要下一道明诏,再让那个使臣进宫面圣。”

吕芳恭敬作答,心里却在想这是否算间接支持杨帆对朝鲜的倭寇用兵。

正疑惑时,嘉靖已经闭目端坐,又吩咐。

“让

吕芳心头一凛,恭敬遵旨。

旬日后,京师裕王府内气氛诡秘。

徐阶、李春芳、谭纶连同裕王,起初都颇为振奋,觉得朝廷重回建制。

杨帆的变法成了独角戏,长此以往,宣大的军官及水师的俞大猷或许都会打退堂鼓。

他们认为,杨帆虽有皇上支持,但内阁和群臣若屡屡表现出为难,世人便会觉得杨帆独断专行,仗着皇上撑腰才得以维持。

而皇上在天下人注视下,也不可能始终一意孤行,迟早会做出调整。为此,众人高兴了好几日。

然而,昨日朝鲜国送来请大明派水师助其平倭的国书,虽此前也有类似请求且均被朝廷以各种理由回绝,但这份国书的措辞颇为蹊跷。

裕王反复研读后,也察觉到异样。国书中写道。

“藩君李峘问大明皇帝安。

闻上国新剿平倭寇,设舟山之公廨,以审明倭犯详情,而后明正典刑,此教而诛之,王道也。又刊印罪证,谕各国交解倭犯。我国久罹倭患,士民困极辱极,今

最新小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三国之再世诸葛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我去明末救义士 娘子—媚乱天下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