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有去无回(4 / 4)

/p>

杨帆与徐渭商议后,决定自己先带队前往贵州乌撒卫,再去昆明府,最后到永昌卫,视情况决定是否南下;

让徐渭留下,先稳住安顺众人,调查阴沉木背后的事情,有眉目后再去追赶,若两个月未查清,便无需南下,等候他们返回即可。

“徐先生,安顺这边,就麻烦你了。”

杨帆对徐渭说道。

“我与李贽,先带队前往乌撒卫,再去昆明府,最后到永昌卫。若是情况允许,我们再南下。”

徐渭叮嘱杨帆一行。

“杨大人,永昌乃烟瘴之地,中原人多有去无回,需多带药物、多找向导。”

杨帆与李贽相视一笑,让徐渭保重,能查则查,不能查便罢,还提示线索或许在顾承祖身上,且可能与越西侯有关。

他还提醒徐渭,安顺城内三府六衙盘根错节,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可多花钱向脚夫、船夫、厮仆等知情人打探。

杨帆留下十万两银子给徐渭,还告知若情况紧急,可表明自己文渊阁中书舍人的身份,料想对方不敢轻举妄动。

徐渭心中感激,觉得杨帆重情义、花钱大方,且对大明弊端看得透彻,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猜测其身世或许不凡,可能是某位藩王的世子。

徐渭表示自己一个月内大概率能查清,之后会直接去昆明府,那时杨帆一行在乌撒卫的事情也该办完了,言语间充满信心。

杨帆知道徐渭曾掌管军务,熟悉用间之事,便打消了亲自查访的念头,决定抓紧时间前往缅国阿瓦,担心莽应龙率军入侵,那才是棘手之事。

次日清晨,杨帆大队离开安顺,向乌撒方向进发。

徐渭曾在军中管理过间谍,心中早有计划。此次主动请求留下,实为报答知己。功名利禄于他而言,年轻时曾有向往,进入胡宗宪军中后便已淡化。

他觉得杨帆的想法与自己大致相近,虽觉得“尧舜大道”的说法稍显夸张,但除此之外似无他法。

年轻时的徐渭也曾四处奔走,渴望拯救百弊丛生的大明朝,还天下人太平。

如今已近知命之年,虽做过一些事,可胡宗宪遭罢黜,倭寇最终也由他人平定。

杨帆这个年轻人让他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相处下来,他自感不如杨帆,若杨帆都失败了,那大明朝必定走向灭亡。

他认同杨帆所说的“治乱循环”,虽觉得立下万世之法不太可能,但进行矫枉过正的调整还是可以做到的,至少能让王朝崩塌时,天下人少受些苦难。

最新小说: 我去明末救义士 汉末小人物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明中祖:朱慈烺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逆世谋妃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开局落草土匪窝 特工传奇之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