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雪花银。可见十万两银子,对于知府来说都是一笔巨款,需要几年甚至十年搜刮。何况武通这样的县令?更何况武通还是个有抱负的县令,还想往上走,对于银钱很控制,算得一个清廉的好官。
钱是好东西啊!有道是千里当官只为财。要是当官的没钱,生活不好,谁愿意当官啊?历史上穷的打补丁的清官,是极少数。这样的清官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按照朝廷的俸禄,一个七品县令的年俸禄也是普通人家的几十倍了。之所以出现穷县令,是因为,朝廷只配备县衙的基本人手。而县衙的差役们的俸禄,要从当地的税银税粮中出。如果当地太穷,没有多少财政收入,那么要维持一个基本的行政机构,那就需要县令自己往里面贴钱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清贫的打补丁的县令了。因为县里穷,本人又不贪,又舍不得克扣衙役们的俸禄,就只能委屈自己,拿自己的俸禄补贴衙门。
更何况,做官迎来送往的事,那是常有。上面上官来巡察,要不要招待?同僚相邀,要不要花钱。还有家中的亲朋好友,有困难的要不要要帮助。不帮,你就是富贵发达了,六亲不认了。都只当当官的有大把的银子花不完。这真正钱花不完的是贪官,清官的钱总是有数的。
高薪养廉的意义不在于能杜绝多少贪官。对于真正的贪官来说,高薪养廉的高薪对于贪官来说也是可有可无,阻止不了他们对更多钱财的贪欲。高薪养廉的意义在于,让清官们不要活的太清苦,不能让好官干活还受委屈,生活也不如意。另一个,也可以让介于贪和不贪的中立派,有多一个选择,而不是被“穷”逼上贪官之路。
武通在众多官僚之中,算得上是比较廉洁自律,又求上进的一员。所以他活的就相对要差一些。古阳县虽然算不上什么穷县,但也不是什么富裕县,只能算一般。所以县里的财政也就勉强维持基本的行政支出。
但是当官的,你可以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但是要上进,要和上官同僚多来往,多打点还是需要的,这些都钱。即便是不贿赂上级,正常的来往,请客吃饭需不需要?请客吃饭,你能找个路边摊吗?总要个像样的馆子吧?这一像样,钱就不少用。
所以,武通的生活,也就是比一般的老百姓好上一些,说富裕也算不上。
而这苦,最苦的却是内院,为了维持老爷的体面。武通该有的用度不能少太多,也只有内院勤俭节约。武夫人作为一个县令夫人,拿的出手的衣服也就三两身,都舍不得穿,只有参加宴会和重要场合的时候才拿出来穿,爱惜的很。
但是作为女人,哪个不希望锦衣玉食?哪个不喜欢漂亮衣服?哪个不喜欢华丽的首饰?尤其作为一个贵妇人,武通夫人的穿戴,在同层次的圈子里已经算寒碜的了。但是为了老爷的前程,为了武通的名声,她需要忍耐。忍耐不等于不向往,不喜欢。
现在,有了李蘅这股份分红,武通一家一下就大跃进,再也不需要为钱财而发愁了。武通夫人,也不用把两三身衣服看得很重,舍不得穿。也不用纠结于昨天看上的银簪子要不要买,因为答案是:不买!因为已经不需要了,银簪子已经看不上了,要买也是买金簪子。她也更不用纠结于,女儿想吃点好点心,她只能心疼的说违心话跟女儿说:“那些东西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