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帝的掌控之中。
……
沈府。
上房之内,林黛玉独自伫立窗前,目光痴痴地望向窗外,若有所思。
自沈蕴离京已逾月余,她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他。
虽说时常与姐妹们相聚,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她对沈蕴的思念,但每当独自一人时,那股思念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姑娘,眼见着天气愈发寒冷了,还是将窗子关上吧。”
这时,紫鹃款步走到她身旁,为她披上一件外衣,并轻声提议关窗。
林黛玉回过神来,轻轻摇头,柔声道:“不必关,我已非往昔那般娇弱多病了。”
紫鹃听后,知晓她所言不虚,虽无可奈何,却也只能先行退下,不敢再打扰她。
林黛玉再次独自凝望窗外,美眸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须臾,她从怀中取出一幅画像,正是惜春所绘的沈蕴之像。
她痴痴地凝视着画像,仿佛沈蕴已然归来,就陪伴在她身边,亲昵地唤着她“妹妹长妹妹短”,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林妹妹。”
不知过了多久,耳畔传来一声轻柔的呼唤,将她从痴迷中唤醒。
她惊醒过来,定睛一看,发现是薛宝钗,不禁微微一惊:
“宝姐姐,你何时来的?”
薛宝钗拉着她的手,在炕上坐下,笑着解释道:
“你方才想得太入神了,未曾察觉我进来呢。”
林黛玉俏脸微红,略带歉意道:“是了,怪我。”
薛宝钗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笑道:“这有何妨,我也时常独自一人想念沈郎,想着他此刻到了何处,又在做些什么,以至于旁人来到我身边,我都浑然不觉。”
“想来妹妹亦是如此吧?”
林黛玉脸色微红,轻轻点头,表示认同。
薛宝钗又抿嘴说道:“方才得到沈郎的消息,说他率军去向不明,不少人都在传言他意图造反呢。”
闻听此言,林黛玉脸色骤变,惊诧道:
“宝姐姐,果真如此?蕴郎他……”
话未说完,便听薛宝钗安抚道:
“放心吧,沈郎他定然不会造反的,我猜这只是有人恶意造谣罢了。”
林黛玉心思细腻,听了这话,立马冷静了下来。仔细思量一番,也觉得自家夫君不可能去造反。
想到此处,林黛玉心中稍安,又迟疑道:
“不过,沈郎竟然去向不明了,他究竟去了何处?怎会连同两万大军都不见了踪影?”
薛宝钗微微一笑:“这便是沈郎的过人之处,连朝廷的人都无法知晓他的去向,反贼那边就更无从得知了。”
“说不定,沈郎已经带着大军,迂回包抄直取反贼老巢了呢。”
林黛玉听了,不禁莞尔一笑:“这倒是像他的行事风格。”
二人正说着,便见紫鹃进来通禀:
“二位姑娘,宫里来人了,是一位大太监,说是奉圣上旨意,来给姑娘们赏赐东西的。”
闻听此言,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有些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