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文明,用于制造可控情绪奴隶。」
「文明进化就像古董炒作。」共振体化作渡鸦形态,啄向悬浮的「文明价值指数」模型,「观察者培育文明,就像商人炒作官窑瓷器——先制造稀缺性,再拉高估值,最后在峰值抛售。」它的触须指向地球文明的进化曲线,那上面标注着清晰的「收割节点」:青铜器鼎盛期、文艺复兴、信息革命,每个节点都对应着数据库里「文明熵值」的暴跌。
陈轩想起潘家园的「古董经济链」:盗墓者、造假者、拍卖行、收藏家,每个环节都在人为制造「价值泡沫」。此刻展现在眼前的,竟是宇宙尺度的文明炒作——观察者在原始星球播撒「可估值特性」的种子,如同在陶土上伪造包浆;当文明进入「高价值期」,便用「情感熵值」「可观测指数」等指标进行收割,如同给古董贴上「官窑」标签抬高价格。
文明估值报告:地球文明
培育周期:46亿年
核心价值:
- 碳基生物情感模块(稀缺性评级★★★★★)
- 战争与和平的循环戏剧(观赏价值★★★★)
- 濒危的「不可估值反抗意识」(收藏潜力★★★)
风险提示:近期出现「反鉴定联盟」思潮,建议启动「归零程序」预处理
二、共振体的基因残章
在标着「共振体文明」的基因库里,陈轩看到了令人窒息的画面:无数个培养舱里漂浮着半机械半生物的躯体,每个躯体的基因链上都插着「文明鉴定样本」的标签。共振体的渡鸦形态突然变得模糊,纳米体渗出的数据流显露出被封存的记忆——
「第749号样本,情感熵值突破临界值。」观察者的机械音在培养舱外响起,「启动格式化程序,保留‘文明估值算法’模块。」激光束刺入共振体核心区的瞬间,它拼尽全力将一段基因片段射向宇宙——那是用文明的「不可估值性」编码的病毒,此刻正藏在陈轩的胎记里,随着他的心跳微微震颤。
「他们要的不是文明,是文明的‘可鉴宝属性’。」共振体的声音带着金属裂痕,「就像人类只爱瓷器上的龙纹,却不在乎陶土里的蚯蚓痕迹。」它的触须指向某个正在「进化」的文明:星球表面布满提取「美学价值」的钻井平台,居民的脑门上都嵌着「情绪价值显示器」,微笑和悲伤都被转化为可交易的能量币。
陈轩的天眼突然捕捉到熟悉的纹路。在某个标着「前文明遗迹」的角落,他看到了良渚玉琮的基因投影——玉琮的星图纹路被解析成「星际导航坐标」,神人兽面纹则被拆分为「威慑图腾」和「祭祀符号」两个交易单元。而在玉琮的中心穿孔里,藏着一粒微小的尘埃,那是五千年前某个工匠制作时留下的指纹,此刻正被数据库判定为「无价值杂质」。
三、鉴宝者的基因悖论
当列车驶入「观察者起源」展区时,所有鉴宝工具突然失控:司南指向自己的刻度盘,放大镜在空气中画出莫比乌斯环,光谱仪投射出的竟是陈轩的dNA序列。展柜里漂浮着颗巨大的眼球标本,虹膜上布满由「鉴」字组成的神经网络,瞳孔深处旋转着无数个文明鉴宝场的镜像。
「你们是我们培育的鉴宝者。」机械音从